各国卫星观察到:中国新疆“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二 )
在罗布泊的钾肥被开发之前 , 我国钾肥生产的重任都放在柴达木盆地上 , 这里是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厂 。
罗布泊的钾肥 , 可以有效分担柴达木的负担 , 填补我国钾肥的缺口 , 减少我国对于进口钾肥的依赖 。
别看现在的罗布泊水量很少就是一个“水塘” , 但它可以一个聚宝盆 , 里面盛放着未来的农业希望 。
有人会觉得好奇 , 既然罗布泊的土壤里面含有钾肥 , 为什么不直接开采土壤 , 而是要等着罗布泊的水面积逐渐变大呢?
这是因为如果要直接开发土壤里面的钾肥 , 那么就得将土壤挖出来 , 用水进行初步的溶解 , 提取出土壤中的钾盐 。
这一过程非常耗费成本 , 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 等到湖水将土壤里面的钾盐溶解 , 在直接提取湖水进行分离 , 才是最经济实惠的方法 。
我国已经在罗布泊修剪了一座钾盐生产基地 , 生产一款叫做“罗布泊”的钾肥 , 市面上有销售 。
罗布泊为何复活?
为什么干涸了千年的罗布泊突然“复活”了?它的复活和治理塔里木盆地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呢?
其实 , 罗布泊的“复活”和它当年的“死亡”一样 , 自然和人为的因素都存在 。
人为因素当然就是我国的治沙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成功将西北地区的沙漠变为了绿地 。
沙漠化得到遏制 , 水土流失减少 , 原本接近干枯的河流恢复了生机 , 这些河流里面有一些就是注入罗布泊的支流 。
而在自然方面 , 很早之前就有地质学家提到 , 罗布泊的水呈现一个周期性 , 干湿周期为1500年 。
意思就是 , 罗布泊会干1500年 , 然后再湿1500年 , 我们这个时候正好处于罗布泊干涸期的末尾 。
等干涸期结束 , 罗布泊将会迎来1500年时间的湿润 , 这么一看好像确实可以和史书上记载的西域相吻合 。
但是 , 历史书的时间也只够验证一个湿润期 , 我们无法证明在3000年前、4500年前甚至更早之前的罗布泊是否干湿交替 。
而在《自然》杂志上 , 美国的地理学家团队认为 , 随着全球变乱的进行 , 东亚地区的降雨带出现了向北移动 , 而罗布泊正好位于北移的降水范围内 。
也就是说 , 未来的罗布泊地区会有丰沛的降雨 , 它会再次回到千年之前的模样 。
然而也有地理学家认为 , 罗布泊的“复活”是暂时的 , 只是某一时段的气候反常而已 , 未来的罗布泊会越来越干旱 。
干上加干的罗布泊
全球变暖对世界的危害将会是怎样的?这个问题虽然被无数次讨论 , 但是无论是谁都会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 那就是全球变暖的弊大于利 , 可以说几乎没有什么利 。
如果全球的气温持续增长下去 , 地球的地貌将发生巨大的改变 , 尤其是季风气候区 , 会发生难以想象的变化 。
首先是地中海地区 , 得益于地中海 , 这里是特殊的地中海气候 , 夏季炎热少雨 , 冬季温和多雨 。
随着全球变暖 , 地中海会成为一个干燥少雨的地方 , 它会逐渐变成沙漠 。
其次是美国的大平原 , 因为全球变暖季风和洋流混乱 , 大平原的降水将不再 。
好处就是再也没有犯人的龙卷风 , 坏处就是 , 大平原开始变得干旱 , 失去了它农业田地的位置 。
最后就是我国的季风气候区 , 也会变得炎热干旱 , 长江的水量不断减少 , 黄河的水量反而在增加 , 成为我国未来水流量最大的河流 ,
塔里木盆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 每年的冷空气来自西伯利亚寒流 , 寒流虽然冷 , 可一旦遇到热空气就会形成降雨 。
全球变暖 , 西伯利亚寒流的威力一年不如一年 , 带来的冷湿气减少 , 原本的降水更少了 , 塔里木盆地将会越来越干旱 。
【各国卫星观察到:中国新疆“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罗布泊倒是将“死亡之海”这个名字坐到底 , 还是作为一个扩大的聚宝盆 , 各国都很关注 , 也难怪卫星们一个接一个地观测它 。
推荐阅读
- 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观察到量子纠缠和创立量子信息科学的三位物理学家
- 地球在自清理?多颗卫星同时发现,地球环境突然发生转变!
- 百科全书-天文篇-卫星 简介
- 神秘卫星监视人类13000年?特斯拉首先发现,宇航员偶遇异常现象
- 还有王法吗?以后各国想发射卫星,发射时机还得由马斯克来决定
- 重蹈覆辙!马斯克火箭发射波音卫星,两个冤家的合作又要失败了?
- 物理学中“势”是对运动结果的观察
- 昆仑山出现神秘“龙影”,难道真有龙脉一说?卫星拍到的云图到底是啥?
- 一场葬礼,英国将世界各国分为“三六九等”,弱国无外交?
- 成功发射,Firefly公司火箭成功部署几颗卫星,新发动机果然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