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卫星观察到:中国新疆“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各国卫星观察到:中国新疆“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文章图片


各国卫星观察到:中国新疆“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文章图片


各国卫星观察到:中国新疆“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文章图片


各国卫星观察到:中国新疆“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文章图片


各国卫星观察到:中国新疆“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文章图片


各国卫星观察到:中国新疆“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文章图片


各国卫星观察到:中国新疆“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文章图片


各国卫星观察到:中国新疆“死亡之海”里的聚宝盆越来越大


NASA的卫星时刻关注着我国一块荒凉的大地 , 那里就是有着“死亡之海”称呼的罗布泊 。
不止是NASA , 我们国家自己的卫星也在盯着罗布泊 , 因为它将会是未来的聚宝盆 。

根据卫星地图的显示 , 罗布泊正在变大 , 未来将会再次成为一片咸水湖泊 。
一千多年前的罗布泊孕育了西域的文化 , 新生的罗布泊又将带来怎样的惊喜?

死亡之海
如果要在中国找一个最接近火星的地方 , 那么必然首选罗布泊!
罗布泊和沙漠不一样 , 它除了沙子 , 还有各种砾石 , 一阵风暴袭来 , 飞沙走石 , 这里几乎和生命绝缘 , 被称了“死亡之海” 。
正是因为这里没有生命的痕迹 , 我国的核试验选择在这里进行 。
然而 , 谁有能想到 , 就在一千多年前 , 罗布泊是一块巨大的湖泊 , 根据史书的记载 , 它的面积应该仅次于青海湖 , 曾经是我国第二大的咸水湖 。

在它的周围 , 坐落着西域的国家 ,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楼兰古国 , 在楼兰人的墓里 , 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船桨、木筏等交通工具 。
这些物件竟然出现在干旱的罗布泊附近 , 着实让人吃惊 , 仿佛楼兰人生活在另一个次元 。
其实并不是楼兰人穿越 , 而是在6世纪之前 , 罗布泊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湖泊 , 我们今天看到的荒芜之地 , 就是当年湖水覆盖的地方 。

罗布泊消亡的时间和西域古国覆灭的时间基本重合 , 从那之后 , 古国们被淹没在黄沙之下 , 罗布泊也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
关于罗布泊为什么会干涸地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是自然和人为的双重原因 , 因为罗布泊的干涸历史持续很长时间 , 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的时候 , 它还有那么一丁点水 , 只是后来彻底干了 。
一千多年前的气候和今天有差别 , 从西周开始 , 我国的气温并没有今天这么高 , 所以千年之前的罗布泊还是一片大湖泊 。

从公元3世纪开始 , 东亚地区的气候开始变热 , 加上西域地区人口增加用水量加大 , 汇入罗布泊的水量开始减少 , 导致湖泊面积不断缩小 , 终于在上个世纪70年代全部缩减完 。
罗布泊既然可以缩小 , 那么在未来也会扩大 , 只要它的支流重新回来 。
随着我国对于塔里木盆地的环境治理 , 原本接近干涸的几条河流 , 如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水量有所回升 , 罗布泊再次出现了水 。
卫星地图显示 , 罗布泊的面积在开始逐年增大 , 按照这个恢复的速度 , 未来会再次出现楼兰时期的美景 。

未来的聚宝盆
随着罗布泊的水回来 , 一项新的资源出现在了人类的面前 , 它就是钾盐 。
这些失而复得的水非常咸 , 是海水咸度的好几十倍 , 那么这些盐都是哪里来的?
因为罗布泊过去就是一个咸水湖 , 干涸之后它原本含有的各种盐依旧存在 , 只是被留在土壤里 , 形成了盐碱地 , 寸草不生 。
当水再次回到罗布泊后 , 这些土壤中的盐碱成分渗入到水中 , 由于水少盐多 , 导致浓度很高 。

化学上的盐是一类物质 , 这些咸水里面有些盐含有钾元素 , 它们被统称为钾盐 。
钾元素是植物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元素 , 它可以让植物生长更快 , 如果缺钾植物会出现黄叶、倒伏、长斑等疾病 。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 我国对于钾肥的需求是很大的 , 然而我国自己的钾肥生产并不完全足够 , 因此需要从国外进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