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说起海星 , 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味道鲜美的铁板海星 。 不可否认 , 海星的可食用部分较少 , 吃起来有些麻烦 , 但味道确实没得说 , 吃过的人都说鲜!
【在吃货如此多的中国,这个物种在我国竟然还能泛滥?】
海星(Asteroidea)
在我国北方沿海 , 海星一般被称为海盘车 , 在黄海以及渤海海域比较常见 。 海星虽然看起来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 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捕食者 , 尤其喜欢捕食扇贝、牡蛎、鲍鱼、魁蚶等经济贝类 , 对北方的贝类养殖业造成了很大危害 。
在山东即墨以及红岛、黄岛等地 , 几乎每隔几年就会上演一次海星“失控”的事件 。 就在3月11日 , “海星大军”再度来袭 , 胶州湾又一次成了重灾区 , 人工养殖的蛤蜊和海蛎子损失惨重 。
青岛海星泛滥 , 上岸后低价销售
据了解 , 胶州湾的海星捕获量一天超过了10000斤 , 渔船满载而归 , 到达港口后以4.5元/斤的低价被运往水产市场 。 值得注意的是 , 几十箱海星全部都是同一个物种 , 其学名为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 , 这种海星尤其喜欢吃鲍鱼、牡蛎等名贵经济贝类 , 是胶州湾贝类养殖户的“心腹大患” 。
那么问题来了 , 看似“牙口不好”的海星究竟是是如何攻破坚硬的外壳 , 取食贝肉的呢?“失控”的海星又该如何清除呢?想要弄清楚这些问题 , 首先还是要从海星的生物学特征说起 。
海星内部构造示意图
海星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海洋底栖生物 , 属于棘皮动物门 , 和海参、海胆、海蛇尾属于同一个大家族 。 全球现存的海星种类有500多种 , 我国就有100多种 , 尤其以西沙、中沙以及南沙群岛的品种最为丰富 。
我国北方的海星大多是多棘海盘车 , 南方的大多是异色海盘车(Asierias versicolor) 。 无论是哪一种海星 , 其内部结构都是相似的:海星的腕内既有发达的消化腺(幽门盲囊) , 同时也有生殖腺 , 两者很容易被搞混 。
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
事实上 , 只有到了海星的繁殖季节 , 腕内的生殖腺才会呈现出肉眼可见的黄色 , 而幽门盲囊无论在任何季节都能看到 , 外观呈明显的绿色 。 对吃货们来说 , 食用价值最高的部分是海星的成熟性腺 , 味道极其鲜美 , 而在非生殖季节 , 整个海星的食用价值就大打折扣了 。 因此 , 要想吃到最美味的海星 , 选对时机很重要 。
海星是雌雄异体的生物 , 但仅仅从外表上是分辨不出雌雄的 。 在生殖季节 , 雌雄亲本将精卵排出体外 , 受精卵在体外经过复杂的变态会先形成羽腕幼体(bipinnaria) , 之后再次变态形成短腕幼体(brachioloria) 。
海星的幼体模式图
有意思的是 , 有一种名为Luidia sarsii的海星 , 在幼体阶段具有很多不可思议的特征 。 这种海星的幼体最大能长到35毫米 , 幼体内部会长出一个很小的海星雏形 。 在变态过程中 , 小海星逐渐脱离“母体”并转移到外部 , 类似于人类的分娩过程 。
上图是Luidia sarsii海星的初期幼体 , 到后期海星就会与“母体”脱离 , 开始独立生活
从生物进化的观点来看 , 海星的早期发育过程还存在很多令人费解的谜团 , 比如Luidia sarsii海星的幼体为什么会相互分离?两部分有机体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 , 科学界至今都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 。 但在后期的发育过程中 , 海星就没有那么多秘密了——就连神秘的摄食行为也已经被研究透彻 。
研究表明 , 海星的掠食方式主要分为两种 , 第一种是口内摄食 , 另一种则是口外摄食 。
推荐阅读
- 神奇海洋7.31日科普问答:哪种动物跟小壁虎的尾巴一样有再生功能
- 注意!“海底蝗虫”入侵
- 青岛首次出现!白泥蚂袭击胶州湾,有网友问:能吃不?蛤蜊都15元一斤了
- 青岛首次出现!白泥蚂袭击胶州湾,能吃不?网友:蛤蜊15元一斤了
- Duchefa丨S0188盐酸大观霉素五水合物中英文说明书
- 不喜欢司马南那样逢美必反的中国人,也不喜欢这个说中国要占领月球的美国人
- 对应性和均衡性的“四项原理”
- 又一次震惊了!天文学家首次观测到白矮星爆炸
- 为什么人类没有进化成每个人都是高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