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毒鸟“鸩”,触碰可能有生命危险


传说中的毒鸟“鸩”,触碰可能有生命危险


文章图片


传说中的毒鸟“鸩”,触碰可能有生命危险


文章图片


传说中的毒鸟“鸩”,触碰可能有生命危险


文章图片


传说中的毒鸟“鸩”,触碰可能有生命危险


文章图片


大家应该都听过“鸩”这种鸟类 , 就是“饮鸩止渴”当中的鸩 。 在古文当中是这么介绍这种鸟类的 , 世界上有这么一种鸟类 , 身体大多是黑色的 , 眼睛是红色的 , 身上长着紫绿色的羽毛 , 喜欢吃各种毒物 。
【传说中的毒鸟“鸩”,触碰可能有生命危险】因为“鸩”的羽毛带有剧毒 , 古代有着这么一种下毒方法 , 就是用“鸩”的羽毛在酒杯里面刷一刷 , 这样倒入酒杯当中的酒都会变成毒酒 。

关于“鸩”这种鸟在传闻当中倒是听得许多 , 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却几乎不曾见过 。 “鸩”这种毒鸟真的存在吗?
传说中的毒鸟“鸩”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禽部当中也有关于“鸩”的记载:其毛有大毒 , 入五脏 , 烂杀人 。

在我国境内并没有毒鸟 , 有些人质疑古代的这些关于“鸩”的记载是否是错的 , 还有一些人认为蛇雕就是古人口中的“鸩” , 因为蛇雕会食用大量有毒的毒蛇 , 因此有人认为吃了这么多毒蛇的鸟也带毒 , 所以把蛇雕当做“鸩” 。

但在大洋洲有一种鸟叫做“黑头林鵙(jú)鹟(wēng)” , 这种鸟类更加的符合“鸩”的形象 。
黑头林鵙鹟生存再大洋洲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境内 , 它是一种身上长着黑橙相间花纹的鸟儿 , 但在当地的名声却不好 , 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它会散发出一种难闻的酸臭味 , 因此也被人们称为“垃圾鸟” 。

另一个名声不好的原因是因为这种鸟类带有剧毒 。 在黑头林鵙鹟体表有着剧毒 , 它的羽毛和皮肤上都有着蟾毒素族神经毒性生物碱(类似箭毒蛙体内的毒素成分) 。 如果仅仅只是触摸 , 就能够感到受到轻微的麻痹症状 , 若是伤口接触到 , 那么毒液将会进入血液当中 , 无药可救 。

科学家曾经拿黑头林鵙鹟的毒素进行实验 , 与蛇毒进行对比 , 发现黑头林鵙鹟的毒素发作时间更加迅速 。 蛇毒进入小白鼠身体当中还需要一定时间进行反应 , 而黑头林鵙鹟的毒素进入小白鼠的体内 , 仅仅只需几秒钟时间 , 就能够夺走小白鼠的性命 。

虽然黑头林鵙鹟体内的毒素与箭毒蛙体内的毒素成分相似 , 但是黑头林鵙鹟身体的毒素要更加的毒 , 因为黑头林鵙鹟也被冠以“世界上最毒的鸟”的称号 。
掌握鸟界的吸毒大法黑头林鵙鹟身为一种鸟类却身负剧毒 , 这与它所处的环境有关 , 为了避免寄生从以及猎食者的伤害 , 于是进化出了这种化学手段进行保护自己 。 这种毒素的成分不仅与箭毒蛙类似 , 就连获取方式也与箭毒蛙类似 。

现在一些箭毒蛙已经能够作为宠物来进行饲养 , 这是因为这些箭毒蛙没有食用一种含有剧毒的昆虫 , 而箭毒蛙本身无法产生毒素 , 于是这些箭毒蛙就失去了毒 。
黑头林鵙鹟的毒素也是从食物当中的甲虫以及植物当中获取 , 就像是拥有了“吸毒大法” , 能够将食用的毒素作为己用 。

或许在古代的时候真的有存在这种鸟类 , 不过随着人们对于森林的破坏 , 以及物种间的淘汰 , 最终使这种鸟类消失在历史的长河当中 , 没有留存到现在或者是迁徙到别的地方去了 。
于是 , 我们这些现代人没有见过这种神奇的鸟类 , 于是认为这种鸟类是古人的误会 , 或者是古人臆想出来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