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涛曾问他 , 这二十多年来是如何坚持下来?张益唐说 , 就是每天不中断思考 , 去海边散步时、听音乐会时都在思考 。 但有时遇到瓶颈了 , 也会暂时停下来 , 比如去做孪生素数猜想 , 中断一会 , 但很快 , 还会继续回到这个问题 。 因为它一直在他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
张益唐说 , 自己做学问的风格 , 即如果一件事喜欢干 , 就告诉自己 , 要把这个证明弄懂 , 这是很重要的 。 做数学要往深了钻 , 但有的时候 , 不知道怎么往前走的时候 , 最好能停一下 , 回到出发点 , 问一下自己想做什么 。
2013年7月 , 张益唐发表孪生素数猜想结果不久 , 数学家季理真、翁秉仁曾对他做过一期专访 。 采访者说 , 数学家是要选择解决几百年没有攻克的“大问题” , 还是“即使结果小也有意义”的问题 。 有人不鼓励大家研究黎曼猜想 , “因为没有就什么都没了” 。 张益唐连忙说 , 还是希望有人即使在做别的东西时 , 保持某些你有兴趣的困难问题 , 例如黎曼假说…“像这种东西你可以尽想象力去试 , 不要以为前人所做的已经穷尽了 。 ”
【“本质上已证明零点猜想”,张益唐或再创数学史的里程碑事件】汤涛眼中 , 张益唐是那类很罕见的“真正做数学的人” , 只追求简单的数学之美 , 写的文章也美 , 只想要解决一些多年来解决不了的“数学上的本质问题” 。 他也很执着 , 会按照原来的思路一直往前走 , 如果有些东西还没想透 , 就会花很多时间想 , 直到想通为止 。 “目前对朗道-西格尔零点问题 , 他认为已经解决了 。 ”
北大报告会的最后 , 张益唐意味深长地说:“在数论里没有什么东西是一定不可能的 , 我用了这么多年去大海捞针 , 针没捞到 , 海底地貌反而弄清楚了 , 最后发现 , 其实不需要这根针也能达到终点 。 ”
汤涛说 , 张益唐这篇论文很简洁 , 思路清晰 , 但篇幅比孪生素数论文要长 , 审稿周期估计需要一个多月 , 而结果是否正确 , 经过最严格的验证后 , 三四个月后应该会有一个最终结论 。 他还透露 , 张益唐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可能是解决哥德巴赫猜想 , 这也是数学史上的“大问题” , “中国数学家很早就对这个猜想感兴趣 , 但目前距离最终解决还有很大的距离 。 ”
作者:霍思伊
推荐阅读
- 南极内陆发现史前巨型UFO,兴许发现了人类诞生之谜!
- B级科幻恐怖片,太空吸血鬼复仇记
- 灵魂真的存在吗?科学家用电磁波刺激大脑,实验者出现离奇幻觉
- 诡异的鲸排泄物:价值还那么高!取出来不香,为什么拉出来才香?
- 科学家预测:2023年可能爆发超强太阳风暴,人类生存几率是多大?
- 为什么中国的科学是非科学最直接的形式化?
- 科学家发现:空气污染竟然能够让人平均折寿25个月?
- 霍金逝世,留下5个神秘预言,第一个将会在2032年发生?
- 药物临床实验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有何风险?一文告知你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