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员工主动找自己汇报工作?( 四 )


三是自己制定目标 , 适当思考实现路径交于别人操作 。
由一个被动接受者 , 变为一个自己制定目标 , 思考实现路径 , 自己负责操作 , 主动汇报并向上管理的人 , 这样的改变是“几何级”的 。 正如填鸭教育了那么多年 , 有一天突然被告知自己决定去选择什么开始学习的时候 , 你就会发现完全不知道学什么 。
所以 , 不知道如何去汇报 , 或者不知道怎样汇报工作会让领导对你刮目相看 , 是影响员工主动汇报工作的第二个干扰因素 。 这个问题的解决 , 敬请参阅:职场中 , 怎样汇报工作会让领导对你刮目相看?


三、不敢汇报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一)当人们遇到问题时 , 他们经常“害怕”进行汇报 。
例如 , 企业会期待从那些已经陷入困境的交易中获取收入 , 直到一切为时已晚——交易不复存在的时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 因为没有人敢主动汇报相关情报工作 。
如果管理团队得到的有关顾客与竞争对手的情报总是不尽如人意 , 就需要建立一种客户需求信息传输和共享的机制:一线销售人员如何能将原始需求信息传回来 。 企业收集了顾客的信息后需要立刻在组织内部进行传递 , 并跟进以确保这些信息被用于增长计划的设计 。
所以 , 我们要制定一份实施日程:如果成交中出了问题 , 例如 , 法务部门与销售团队对于交易条款难以达成一致的时候 , 当场进行讨论 。 讨论的内容不仅包括问题是什么 , 还包括了具体的解决办法与解决时间 , 在下一次会议上人们会对此进行反馈——我们能实时获取最真实的信息 。 在沟通上采用“端对端管理”——在一个企业中 , 任何一个人均可以直接联系其它任何一个人 , 开展工作配合 , 而无需经过汇报审批 。
由于每个人都参与会议 , 因此领导者得以直接了解到哪些事情需要落实 , 而非那些人们想让领导者听到的 。 可以建立起问责制度 , 而且由于所有的高层人员都在现场 , 部门间的隔阂也就不复存在了 。 这样一来 , 公司成交的速度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迅速 。
当人们观察到领导者不断要求、接收这类信息流并采取行动的时候 , 人们将意识到领导者是认真对待增长的 , 主动汇报的忌惮就会逐步降低 。
(二)很多领导连认真安排任务都觉得费劲或没有耐心 , 让员工自己去琢磨该干什么 , 该怎么干 。 或者一味赶进度 , 火急火燎地让员工赶紧做完 , 导致双方都缺乏有效思考的时间 。 很多时候为了“省事” , 真的在第一步就偷了懒 , 输在了起跑线上 。
1.改变我们说话的方式 , 可以显著改善工作积极性;向你的下属明确你想要的是什么 , 这很重要 。“不要让我再说第二遍”(这是在“恐吓”员工) , 远不如“我说清楚了吗?你听明白了吗?请复述一下”更有效 。
领导者安排一项任务时 , 简要地沟通说明预期 , 这是很有必要的;因为 , 工作人员在技术层面是可以胜任的 , 但是他不清楚我们正试图完成什么目标——闷着头憋大招 , 将会影响进度——重做是最大的时间成本 。
不仅要让团队成员知道这个目标 , 而且要让大家了解这个目标制定的逻辑、目的 , 从而让大家更好地去完成目标并更有回报的信心和主动性 。
上下同欲 , 讲的不仅是同一个目标 , 更是这个目标的设置逻辑;参与程度决定融入程度 , 从而决定达成目标的毅力 。
2.鼓励整支团队说出他们对于未来的所看、所想、所怀疑、所担心、所焦虑和所希望的 。
下属如果主动反馈和管理上级期望 , 信息同步及时 , 并且做事情都有计划或方案的向上同步 , 上级对下属的干涉将逐步减少 。 一般来说 , 正是当下属都沉默不语并且领导者不了解下属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的时候 , 就会有想要“干预”的冲动 。 当能听到团队的真实想法时 , 领导者能更容易地把嘴巴闭上 , 并且让下属执行他们的计划 。
(三)对于能够灵活调整的常规决策 , 重点在于提高决策速度 。
1.比如 , 该授权的要充分授权 , 谁负责谁决策 , 而非事事均需逐级汇报 。 在确实需要审批时 , 实行一级审批 , 或把相关部门集中起来 , 将过去过程冗长的串联审批改为可以一次完成的并联审批 。
2.大胆借助数字技术 , 把一些重复性的常规决策自动化、智能化 , 而不需要再人工汇报 。 很多企业决策速度慢的重要原因就是对决策没有分类 , 不管轻重缓急 , 都用一套耗时长、过程繁复的方式进行汇报、决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