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温度如何变化?南大洋正在吸碳,年吸碳量约比释放多5.3亿吨


地球温度如何变化?南大洋正在吸碳,年吸碳量约比释放多5.3亿吨


文章图片


地球温度如何变化?南大洋正在吸碳,年吸碳量约比释放多5.3亿吨


文章图片


地球温度如何变化?南大洋正在吸碳,年吸碳量约比释放多5.3亿吨


文章图片


地球温度如何变化?南大洋正在吸碳,年吸碳量约比释放多5.3亿吨


文章图片


地球温度如何变化?南大洋正在吸碳,年吸碳量约比释放多5.3亿吨


文章图片


地球温度如何变化?南大洋正在吸碳,年吸碳量约比释放多5.3亿吨


文章图片


地球温度如何变化?南大洋正在吸碳,年吸碳量约比释放多5.3亿吨


你认为现在的地球是正在降温还是在变暖呢?
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变暖 , 因为2022年的异常高温事件就是最好的证据 。

不过 , 科学家在这之前却有一些不一样的发现 , 他们通过空中观测数据 , 观察到南大洋正在吸碳 , 且年吸碳量约比释放多5.3亿吨 , 这意味着地球的温度可能正在降低 。
那么 ,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呢?南大洋在哪里?人们又是如何发现它在疯狂吸碳的?
南大洋疯狂“吸碳”的发现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当中 , 地球只有四大洋 。 但其实随着人们对世界区域的划分愈加精细之后 , 就出现了第五个大洋 , 也就是咱们今天所说的南大洋 。

南大洋的别称 , 也叫南极海或者南极洋 , 它并不是大家理解中的传统意义上的大洋 , 而是围绕南极洲海洋的统称 。
2000年 , 国际海道测量组织将这里定为了一个独立的大洋 。 到了2021年 , 国家地理协会宣布了新的地图政策 , 并且正式承认南大洋就是世界第五大洋 。 它约占全球大洋总面积的20% , 水温较冷 , 海水酸化比较严重 。

当然 , 其实在南大洋终于得到名分 , 被人们所关注到之前 , 各国的科学家就已经对其十分上心了 , 并且还发表了不少关于它的研究成果 。
比如在2015年9月 , 《科学》杂志和《地球物理研究快报》就发布了相关论文 , 其中一篇名为《德雷克海峡的碳酸盐体系测量现实南大洋的碳汇正在加强》的论文研究结果显示 , 从本世纪初开始 , 南大洋吸收二氧化碳的量有明显增加 。

这对于正遭受全球变暖威胁的人类来说 , 无疑是个好消息 , 毕竟全球变暖的根源就在于“温室气体过度排放” , 若是南大洋能够将多余的二氧化碳全部吸收 , 那么全球变暖的情况必然会有所缓解 。
根据海洋碳储量的调查数据来看 , 每年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的25%被海洋吸收 , 从而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 南极海被称为重要的海洋“碳的渗井” , 海洋中40%以上的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都进入到南纬40°以南的深海中 。

那么 , 南大洋年吸碳量约比释放量多5.3亿吨 , 又是从何发现的呢?
这主要源于NASA对南大洋的观测 , 2021年他们将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在了《科学》杂志上 , 论文名为《南大洋碳吸收量在空中观测明显》 。
根据资料来看 , 在观测和建立的相关模型中 , 2009年到2018年期间 , 南纬45度的年平均变动为-0.523±0.23十亿吨二氧化碳 。 这就意味着年平均吸收比流动的观测量更大 , 吸收的二氧化碳要比排放的多5.3亿吨左右 。

除此之外 , 南大洋夏季和冬季的表现还有所不同 。 在夏季时分 , 这里的碳吸收能力明显增强 , 而到了冬季 , 碳吸收量虽然比不上夏季 , 但是排放量却要比其他地区低很多 。
说到这儿有人可能搞不懂 , 海洋到底是如何“吸碳”的 , 毕竟从表面上来看它们不具备任何的“吸碳功能” 。
海洋是如何发挥“碳汇”功能的
大家都知道 , 地球有70%以上的表面是被海洋覆盖着的 , 所以海洋在地球生态系统当中 , 有着关键作用 , 碳汇当然也不例外 。

海洋碳汇不仅具有显著的生态环境效应 , 比如海洋酸化、富营养化、缺氧化 , 还与地球环境变化、生命演化的过程密不可分 。
首先咱们来看看古海洋的碳汇功能 , 它的相关研究对我们理解现今海洋碳汇形势 , 有一定的助力 。
咱们以晚新元古代海洋为例 , 这一时期恰好是全球大冰期 。 在中国地质大学团队建立了模型研究之后 , 发现这一时期表层海水的温度波动在18.3到62.1摄氏度 , 再加上同位素的相关数据 , 表明海洋溶解了大量的有机碳 , 间接证明了古海洋也有“生物碳泵”的功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