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人类可能会面临的“三大灾难”:重视起来,才有“还手余力”


未来人类可能会面临的“三大灾难”:重视起来,才有“还手余力”


文章图片


未来人类可能会面临的“三大灾难”:重视起来,才有“还手余力”


文章图片


未来人类可能会面临的“三大灾难”:重视起来,才有“还手余力”


文章图片


未来人类可能会面临的“三大灾难”:重视起来,才有“还手余力”


文章图片


未来人类可能会面临的“三大灾难”:重视起来,才有“还手余力”


文章图片


未来人类可能会面临的“三大灾难”:重视起来,才有“还手余力”


文章图片


未来人类可能会面临的“三大灾难”:重视起来,才有“还手余力”


在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之后 , 不少人都觉得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 , 毕竟在疫情的影响之下 , 不仅人们的正常生活受了影响 , 还有大量的人因病死亡 。

而更可怕的是 , 这场持续已久的病毒入侵 , 或许只是灾难到来的前奏罢了 。 因为按照目前人类的研究 , 以及正面临的问题 , 未来人类有可能还会面临影响更严重的“三大灾难” , 分别是小行星撞击、全球变暖以及人工智能的“不可控”化 。
可以说 , 现阶段它们都需要得到重视 , 这样当灾难来临时人类才有“还手的余力” 。
小行星撞击的威胁
太阳系中 , 除了老实听话的八大行星 , 和一些质量较大的天体以外 , 还有不少“调皮鬼” , 它们正是小行星 。 这些小行星的个头差异很大 , 行动也不按常理出牌 , 常常在宇宙空间中“横冲直撞” 。

如果撞在荒芜人烟的星球上倒也罢了 , 若是冲向地球并产生猛烈撞击 , 麻烦就很大了 。 因此 , 诡计多变的小行星一直是人们头上悬着的利剑 。 而为了能够及时地监测到它们的行踪 , 人们选择从离我们较近的那些入手 。
一般来说 , 我们将轨道接近地球的小行星 , 称之为近地小行星(NEA) , 这些小行星的轨道半长轴小于1.3个天文单位 。
截至2022年3月7日 , 已发现的NEA共有28464颗 , 其中直径大140m的有10024颗 , 直径大于1km的有887颗 , 具有潜在危险的有2263颗 。

由此可见 , “定时炸弹”还真不少 。
值得一提的是 , 以上统计还不算是全部 , 只是人类目前已经发现的而已 , 很难说在黑暗的宇宙中 , 是否还藏着更多“蠢蠢欲动”的小行星 。
那么 , 小行星撞击会带来怎样恐怖的灾难呢?
根据资料来看 , 地球上曾发生过20余次不同程度的生物灭绝事件 , 其中至少有10次都是小行星的手笔 。 它们在撞击地球的过程当中 , 就会产生诸多的危害 , 危害过程可以具体分为三个阶段 , 分别是超高速进入大气层、撞击地表和长期的环境效应 。

首先飞向地球的近地小行星 , 会以20千米/秒的速度进入地球的大气层 , 并且在这时与大气疯狂的摩擦 , 形成高温、高压的冲击波 。
由于进入的小行星大小存在差异 , 这时的它便可能出现烧蚀、解体、空爆等现象 , 在空中爆炸形成巨大的火球 , 最终威胁到地面 。
一般来说 , 只有直径大于60米的石质陨石 , 或者直径大于20米的铁质陨石 , 才能穿越地球的大气层撞击到地表 。
其次就是小行星撞击产生的地表效应 , 就算小行星在大气中解体了 , 它的碎片依旧会以高速撞击地表 。 在撞上地表后 , 撞击位置会出现恐怖的高温和高压 , 产生破碎、融化、气化等变化 , 从而产生撞击坑 。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会扬起大量的灰尘 , 其冲击波甚至还有几率诱发地震 。
若是撞击点选在了海洋 , 就会掀起百米高的巨浪 , 引发海啸 。 大量的海底沉积物也会被冲击波扬起 , 海洋生物会因此死亡 。
最后就是小行星撞击产生的长期环境效应了 , 在其撞击之后 , 会有大量的尘埃滞留在空中 。 长此以往 , 甚至会影响到太阳辐射顺利穿过大气进入地球 。

由此可见 , 小行星撞击对于人类生存的威胁确实很大 , 需要被重视起来 。 目前 , 多个国家已经成立了近地天体监测预警防御中心 , 准备随时按照国际对近地小行星撞击风险的研究流程 , 应对这类灾难 。
如果说小行星撞击是“飞来横祸” , 那么全球变暖就是人类自己种下的恶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