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发布、散播不当言论?小心被判刑!


网络发布、散播不当言论?小心被判刑!


文章图片


这是一个互联网串联的时代
生活与互联网息息相关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了解资讯、发表言论、展示才华......
但是有条线是不能逾越的
那就是法律底线
一旦越过法律底线
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在网络上随意发表观点 , 可能涉及的几个罪名:
01、首先 , 就是侮辱罪和诽谤罪 。
这是两个罪名 , 但是同时规定于刑法的第246条之中 。 按照法条规定 ,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 情节严重的 , 构成本罪 。
第一 , 这并不是一个选择的罪名 , 而是属于两个并列的罪名 。 如果是同时触犯两个罪的 , 那么就要判处侮辱罪和诽谤罪 , 数罪并罚 。
第二 , 这个罪名一般情况下属于自诉罪名 。 在普通的情况下 , 只有被害人主动告诉的 , 到法院提起刑事自诉的 , 法院才会处理 , 而不是公诉案件 。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走公诉 , 那就是法律规定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 , 这种情况下可以走公诉程序 。 这包括七种情形:①引发群体性事件的;②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③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④诽谤多人 , 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⑤损害国家形象 , 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⑥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⑦其他 。
第三 , 不只是当面的、普通的侮辱、诽谤不构成犯罪 , 在网上发表观点 , 包括在微信群 , 在朋友圈发表观点一样有可能构成本罪 。 不止如此 , 明知道是捏造的事实而在网络上散布 , 一样可以构成本罪 。
第四 , 要求什么结果构成诽谤罪?法律明确了四种情形:①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 , 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②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③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 , 又诽谤他人的;④其他 。
第五 , 对于上述的5000次、500次的次数规定 , 在一年之内未经处理的 , 可以累计计算!
02、其次 , 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和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
这两个罪名规定在刑法第291条之一之中 。 同侮辱罪和诽谤罪一样 , 这依然是两个罪名 , 因为他两个罪名的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 , 前者编造、传播的是虚假的恐怖信息 , 如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信息 , 而后者是普通的虚假信息 , 包括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等 。 只要存在编造或者故意传播这两种情形之一 , 就可以构成犯罪 。
此外 , 还有可能涉及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非法经营罪、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等 。 近年来 , 按照寻衅滋事罪刑事处罚的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
网络造谣需承担的法律责任

网络造谣需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况:网络造谣侵犯个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誉权、荣誉权等 , 按照新实施的《民法典》第179条规定 ,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包括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
网络造谣需承担行政责任的情况: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规定 , 散播谣言 , 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 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 , 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 , 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
【网络发布、散播不当言论?小心被判刑!】网络造谣需承担刑事责任的情况:如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 , 刑法第291条规定 , 情节严重的 , 对首要分子 , 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 , 破坏社会秩序的 , 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 , 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
《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条规定 , 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制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 , 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 , 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 , 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 , 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 ,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 , 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
怎样正确发布网络信息?

和小编一起看看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