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的两次变轨( 三 )


起初美团优选被圈定是种子选手 。 2020年Q3财报电话会议 , 王兴明确地说 , 选择美团优选是因为这是最高效的模型 。 但他也说 , 对这个新业务 , 自己也有很多疑问 , 「不会假装我已经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 。 」并且美团会继续保持三种业务模型并存的局面 , 另外两种是美团买菜和美团闪购 。
后来 , 随着社区团购这把野火降温 , 美团的战略重心也重新调整 。 最终被锁定在美团闪购 。
相比买菜和优选的采购自营 , 闪购是平台模式 , 同样连接商家和用户 。 只不过跟外卖相比 , 这次商家变成了便利店和超市 , 配送的内容从餐食变成牛奶、狗粮和洗发水等 。
闪购2018年就存在于美团 , 之前不温不火 , 疫情几乎重塑了用户的消费习惯 。 最重要的是 , 美团现有的配送网络可以覆盖用户变化的需求 。 从送餐到送万物 , 成为外卖平台新的理想 。 这也是2021年9月 , 美团终于找到自己的核心商业价值「零售+科技」的重要背景 。
逻辑讲得通 。 闪购和外卖是同一个用户群 , 外卖可以帮闪购导流 , 转化用户 。 这本就是过去美团擅长的地方 , 本地生活时代 , 将餐饮用户转化为酒旅客人 。
陈亮在美团内部分享时也提到 , 零售业务和团购、外卖业务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 核心是不断增加新的能力 , 在新能力的建设基础上给用户带来新体验 。
数据也证明了假设 。 2022年Q2 , 闪购日均订单量达到430万 , Q3这个数字就冲到了970万单 。
今年10月 , 美团把新业务跟超市挂钩 , 试图让用户对美团与零售连接的含义 。 美团优选和团好货是「明日达超市」 , 美团闪购和美团买菜是「即时达超市」 。
如果不考虑财报中关于核心本地商业的话语体系 , 这些都是美团「大零售体系」下的关键手牌;如果你将餐食也视为广义零售的一部分 , 那这个牌面的阵容已经足以跟阿里、京东、拼多多对垒 。
只不过 , 从理论到现实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 。
从消费习惯看 , 闪购主要以即时消费和凑单为主 , 排名靠前的为「粮油副食」、「牛奶乳品」和「酒水饮料」等货值低、质量重等品类 , 也有「蛋糕甜品」和「海鲜水产」这类对温度要求更高的商品 。
外卖平台都知道 , 理论上他们可以送万物 , 但现实中很难满足所有需求 。 特殊时期 , 比如今年夏天高温 , 间接造成闪购订单新高 。 总体而言 , 送外物的即时零售 , 还处于强化用户消费心智阶段 。
但似乎这些都不重要 。 因为闪购终于让美团看到构建长久核心能力的可能性 , 把现有多元且复杂的业务 , 用一种话语体系描述 。
【美团的两次变轨】团购是一种业务形态 , 外卖是一个垂直领域 , 零售是一种更基础的商业概念 。 美团终于把自己准确地嵌入更广泛的一个行业序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