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 , 父母总把近视归结于我们看电视多、看书姿势不端正等 。 但是 , 有些同学天天玩电脑到很晚却都不近视 。 那么 , 近视究竟是后天因素比较多 , 还是和人本身的基因有关?
图源:网络
最近 , 一项针对33万多人的研究显示 , 5种基因变异和接受大学教育的程度都与近视有关 。 相关论文发表于《科学公共图书馆-遗传学》 。
据悉 , 近视是一种屈光不正 , 通常在儿童时期发展 。 未经矫正的近视会导致远视力模糊 。 近视还与一系列眼部疾病有关 , 使其成为老年人不可逆视力障碍的主要原因 。 东亚约80%的儿童在学龄期出现近视;在西方 , 相应的数字约为30% 。
研究人员表示 , 近视最常发生在学龄期 , 在拥有强化教育系统的国家发病率最高 。 遗传变异与教育暴露之间的相互作用被假设为赋予近视易感性 , 但很少发现这种相互作用 。 而在最近的研究中 , 研究人员旨在识别与教育水平相互作用的遗传变异 , 以赋予近视易感性 。 他们研究了两组来自英国生物银行的欧洲血统的无关参与者 。 “I期”样本包括88334名参与者 , 其屈光不正(avMSE)是通过自动屈光测量的 , 而“II期”样本包括252838名参与者 , 他们自我报告了眼镜佩戴年龄(AOSW) , 但没有进行自体屈光 。
【【科学强国】什么人更容易近视?与5种基因变异有关!】研究人员通过I期样本中的两步筛选过程对遗传变异进行优先排序:步骤1是avMSE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步骤2是avMSE的方差异质性分析 。 在II期样本中进行基因型教育相互作用测试 , 大学教育编码为二元暴露 。 平均而言 , 参与者年龄为58岁 , 并在18岁时离开全日制教育;35%的人报告了大学水平的教育 。
最终 , 研究表明 , 遗传、户外时间不足以及多年受教育是近视的危险因素 。 在这里 , 研究人员利用具有基因-环境相互作用效应的变异的预期统计特征 , 并利用英国生物银行的大样本量 , 来鉴定5个遗传变异 , 这些变异使在教育中花费更多年限的个体逐渐增加近视风险 。 其中两个变异重复了东亚队列中报告的发现 , 而另外3个变异是新的 。 这项工作提供了对基因和生活方式相互作用导致近视的生物学途径的见解 。
作者:麦婉华
编辑:赵狄娜
审核:龚子陌
推荐阅读
- Y染色体正在流失!1100万年后或完全消失,人类该如何繁殖
- 比利时蓝牛一天长3斤肉,是人类改造的“畸形”产物,在我国很少
- 张核子突然发声!
- 被带上空间站的拟南芥是何方神圣?为什么把它带上太空?
- 科学家实验用鸡复活恐龙,结果鸡长出恐龙脸,鸡真是恐龙的后裔?
- 张核子发声:自己是普通家庭没义务澄清!他或许不知道什么叫普通!
- 张姗姗的核酸机构,想要开一万家,打造核酸帝国
- 张核子发声:自己是普通家庭没义务澄清!?他是不是对“普通家庭”有什么误解?
- 人类目前的实力,或许倾尽全力也无法撼动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