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V和轿车谁更安全?从事故死亡率来看,两种车型相差近1倍( 二 )


当然了 , 碰撞测试也只是从某些方面反馈出一辆车的整体安全性 , 并不是绝对安全 , 一辆车的安全性到底怎么样 , 主要与车身结构设计、用料、主动安全配置、被动安全配置、刹车性能、用车环境、驾驶员等因素相关 。
影响因素一、车身结构设计、工艺、用料
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 , 车身结构也分很多种类型:以承载式和非承载式车身结构为例 , 早些年的汽车普遍都采用非承载式结构 , 底盘上有两根较大的横梁 , 整车零部件、发动机、变速箱等都安装在横梁上 , 当车辆受到碰撞、挤压时 , 超大的横梁起到了关键作用 , 车身不易发生变形 , 现在还有很多硬派越野车采用这种结构 。

但是横梁较重、车辆油耗偏高 , 车辆操控、舒适性都受到一定影响 , 慢慢发展到现代家用车 , 逐步使用承载式车身结构 , 不再使用超大横梁 , 车身发动机、变速箱等零部件均安装在车身结构件上 , 结构件也是承重件 , 不仅车身变轻 , 还有利于大幅提升车辆操控性、舒适性 。
但是缺点也在于发生激烈碰撞后 , 车身变形、损毁较为严重 , 为此 , 在承载式车身结构的基础上 , 各家车企依靠技术不断改进结构设计、工艺、用料等 , 比如像3H车身机构和丰田GOA车身结构 。
举个例子来说 , 丰田卡罗拉采用了GOA车身结构设计 , 其主要优势在于保证乘客舱强度的同时 , 充分利用前后部分充分吸收和分散冲击能量 , 这类一体式成型的车身结构设计抗变形能力强 , 同时有利于逐级吸能 。
有人说看到有的日系车发生碰撞后 , 保险杠断裂、车身溃缩、变形都很严重 , 以此判定日系车安全性较差 , 其实这就是一种误区 , 有了好的车身结构 , 还离不开先进的工艺和材料 。

汽车保险杠普遍都采用具有较高韧性和柔软度的塑料件 , 当车与行人发生碰撞时 , 可以有效降低对行人造成的伤害 , 同时还可以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 。
车身结构件普遍都采用钢和铝 , 但是并不是说钢板越厚越好 , 不同的部位对钢材的强度、硬度要求都不一样 , 比如说A柱、B柱、车顶横梁、侧面钢梁等 , 一般都会采用强度较高的热成型钢 。 像前纵梁在受到撞击时它要能起到吸能的作用 , 因此不能选用强度较高的钢梁 。
影响因素二、主动安全
主动安全方面关键是驾驶员 , 其次还有电子安全配置 , 比如主动刹车、ABS防抱死系统、ESP车身稳定系统、车道偏离预警、盲区监测等等智能辅助功能 , 虽然现在绝大部分车型都有这些功能 , 但是相同的功能 , “能用”和“好用”是有很大区别的 , 性能差异很大 。
沃尔沃汽车被称之为“移动堡垒” , 一直以安全性著称 , 这绝不是吹出来的 , 沃尔沃不仅对主被动安全配置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和研发 , 同时还打造了著名的SPA造车平台 , 该平台下的车型均搭载了钢笼式车身结构 。

【SUV和轿车谁更安全?从事故死亡率来看,两种车型相差近1倍】钢笼式车身结构的主要优势在于使用了大量的硼钢 , 经过特殊工艺处理 , 硼钢的强度是普通高强度钢的4倍 , 从车辆辅助系统到车身安全配置均有一整套完善的安全体系 。 当然了 , 主动安全再智能 , 它永远也只是辅助作用 , 不能过度依赖它 , 关键还要看驾驶员 。
影响因素三、被动安全
常见的被动安全措施主要是安全气囊、安全带、安全座椅、防撞钢梁、头颈保护装置等等 , 比如说安全气囊的数量、覆盖范围、气囊启用机制、质量性能等都会直接影响驾驶舱人员受伤程度 。
拿座椅来说 , 科学合理的座椅设计有利于降低交通事故中“颈椎挥鞭样损伤” , 简单来说就是发生激烈碰撞或者急刹车时 , 由于车辆惯性 , 车内人员身体被安全带固定 , 此时头部就会先向前倾斜 , 受到阻力后又向后甩 , 就像鞭子一样来回摆动 。

影响因素四、其他综合因素
刹车性能、车重、轮胎、路况等因素都与安全息息相关 , 尤其是刹车性能 , 大部分家用车100千米/小时的刹车距离在35-45米这个范围 , 但是很多豪华车、性能车刹车距离只需30多米 , 你别看中间只相差十几米 , 在关键时刻能“保命” 。
总之 , 没有绝对安全的车型 , 轿车的主要优势在于操控、舒适性、燃油经济性 , 而SUV的主要优势在于复杂路况下通过性较好 , 空间大、视野广 , 可以说各有优缺点 , 至于安全性 , 相对而言 , SUV的优势更为明显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