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价比黄金!长在白蚁巢穴里的菌类,挖到的人为何不愿意卖?


明明价比黄金!长在白蚁巢穴里的菌类,挖到的人为何不愿意卖?


文章图片


明明价比黄金!长在白蚁巢穴里的菌类,挖到的人为何不愿意卖?


文章图片


明明价比黄金!长在白蚁巢穴里的菌类,挖到的人为何不愿意卖?


文章图片


明明价比黄金!长在白蚁巢穴里的菌类,挖到的人为何不愿意卖?


文章图片


明明价比黄金!长在白蚁巢穴里的菌类,挖到的人为何不愿意卖?


文章图片


明明价比黄金!长在白蚁巢穴里的菌类,挖到的人为何不愿意卖?


文章图片


明明价比黄金!长在白蚁巢穴里的菌类,挖到的人为何不愿意卖?


白蚁是一种危害极强的生物 , 不论是农作物、树木还是房屋建筑 , 甚至桥梁堤坝都无法逃过它的侵袭 。 韩非子在《韩非子·喻老》当中所说的 , “千丈之堤 , 以蝼蚁之穴溃” , 其中的蝼蚁指的正是讨厌的白蚁 。

这里的蚁穴指的是白蚁的巢穴
不过白蚁虽然令人厌恶 , 这家伙的巢穴里却藏有“宝贝” , 据悉长在白蚁窝里的菌类 , 往往都价比黄金 。
那么 , 这种菌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说挖到的人都不愿意卖呢?
长在白蚁窝里的菌类是什么?首先咱们来简单了解一下白蚁 , 它的别称叫做虫尉 , 具备昆虫的基本特征 , 并且有着高效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 。

白蚁本身具有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
作为一种生命力极强、繁殖能力更强的生物 , 白蚁的足迹遍布地球2/3的陆地 , 在各种地方都能够“安家” 。
白蚁是一种具备社会性的生物 , 其家族分工十分明确 , 工蚁、兵蚁、繁殖蚁等各司其职 , 大家共同壮大种群 , 维护蚁巢 。 它们的蚁巢属于半封闭式的 , 基本藏匿于土壤下的黑暗世界当中 , 这种封闭就使得白蚁窝拥有了孕育“菌类”的绝佳条件 。

白蚁家族分工明确
咱们今天要介绍的这种长在白蚁窝里的珍贵菌类 , 学名为黑柄炭角菌 , 人们也称其为乌灵参、雷震子 。 在很早的时候 , 这种菌就被列入了中药药材的名单当中 , 中医认为它有安神、止血的功效 。
价格根据品级来定 , 极品的乌灵参一斤往往就能卖上万元甚至更多 , 所以价比黄金其实并不算夸张 。
许多人可能很好奇 , 这种珍贵的菌类到底长什么样子 , 是不是非常的漂亮、特别 。 从外貌来说 , 确实很特别 , 但漂亮可谓是与其毫不沾边了 。 因为这家伙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黑乎乎的“煤球” , 悬挂在白蚁窝当中的墙壁上 。

乌灵参长在蚁穴内部的墙上

资料显示 , 乌灵参的子实体通常单生 , 偶尔由柄的基部分枝 ,散生或群生于地上 ,连柄高3.5~18厘米 。 头部圆柱形顶端圆钝 , 外表早期是灰白色 , 后变黑色 。 柄长1~7厘米 , 粗1~5毫米 , 基部有向土中延伸的长根 , 末端有时连接菌核 。
作为一种中温性真菌 , 它在22摄氏度到30摄氏度的环境中能够正常生长 , 如果温度高于35摄氏度或者低于13摄氏度的时候 , 菌丝体就无法萌发了 。
并且这家伙对于环境内的PH值也有着特殊的要求 , 比如在pH4.5到7.0之间都能生长 , 但是当pH值低于4的时候 , 菌丝体生长的速度会明显变慢 , 并且还会死亡 。

黑柄炭角菌是一种中温性真菌 , 对温度和PH值都有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 , 乌灵参出现的白蚁窝往往是废弃的 , 因此过去人们认为乌灵参和白蚁窝之中的白蚁们有着“竞争关系” 。 不过 , 从本质上来说 , 应该只有白蚁单方面对乌灵参有压制作用 。
因为只要白蚁窝当中的白蚁依旧在活动 , 它们就会将乌灵参长出来的菌丝不断“清除” , 在这种情况下 , 想形成咱们后来看到的“黑煤球”就很难了 。 所以乌灵参从本质上来说 , 是一种“腐生菌” , 它在白蚁搬家之后 , 便可以肆无忌惮的生长 , 吸收白蚁窝里面的有机物 , 最终形成可以卖出高价的“黑煤球” 。

它们会在白蚁巢穴里吸收有机物 , 然后放肆生长
那么 , 这个黑乎乎的圆球到底有怎样的有机物成分?为何挖到它们的人却不愿意卖出呢?
为何挖到它的人不愿意卖?对许多不识货的人来说 , 即使在路边看到了乌灵参 , 也不会去拾起它 , 因为这家伙长的实在是太磕碜了 。 不过 , “菌”不可貌相 , 别看它长的这么丑 , 体内的有机成分可不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