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或能改造为溶瘤病毒,杀灭癌细胞?美国研究提供了参考


新冠病毒或能改造为溶瘤病毒,杀灭癌细胞?美国研究提供了参考


文章图片


新冠病毒或能改造为溶瘤病毒,杀灭癌细胞?美国研究提供了参考


文章图片


新冠病毒或能改造为溶瘤病毒,杀灭癌细胞?美国研究提供了参考


一、纳米气泡“爆破”或可无创治癌
不用开刀 , 不用吃药 , 只需注射一种纳米级气泡 , 就能将癌细胞“爆破” , 实现精准灭癌 。 近日 , 以色列研究团队的一项创新型治癌手段引起了广泛关注 。
该疗法的核心是使用低能量超声波实现纳米气泡的“受控爆炸” 。 研究人员向小鼠静脉中注入大小只有盐粒的二千五百分之一的纳米级气泡 , 随着血液流动 , 气泡遍布全身 。 由于肿瘤中的血管是“渗漏”的 , 气泡也会进入肿瘤中 。 之后在肿瘤周围施加超声波 , 气泡体积将膨胀100倍并爆裂 , 这种“爆炸”会杀伤附近的癌症细胞 。
在乳腺癌肿瘤小鼠实验中 , 该疗法可使肿瘤消融并使肿瘤组织分离 。 在体外乳腺癌肿瘤细胞实验中 , 经过气泡爆破后 , 癌细胞活力降至原有的17.3%左右 。

?研究员伊洛维什将纳米气泡爆炸比作建筑拆除手段中的“受控爆破” , 其爆炸强度足以摧毁目标建筑 , 也就是肿瘤 , 但不会伤及附近的其他建筑 , 即肿瘤周围的健康组织 。 同时 , 引爆纳米气泡只需低强度超声波 , 不会产生过多的热量伤害肿瘤周围组织 。
伊洛维什称 , 此前也有一些使用气泡抗癌的研究 , 但大多需要将气泡直接注入肿瘤 , 属于侵入式手术 , 而纳米气泡利用了肿瘤血管的“渗漏”特性 , 不用直接接触肿瘤 , 只需将其注入静脉血管 , 是无创的、非侵入式的 。
“这种方法可帮助治疗位于身体内部深处的肿瘤 , 此外还有助于治疗体积更大的肿瘤 。 在某些情况下 , 它可取代切除肿瘤的手术 。 ”伊洛维什对此项研究寄予厚望 。
她说 , 该实验是在乳腺癌肿瘤小鼠模型中进行的 , 但这种疗法很可能未来会应用在人类身上 。
(资讯来源:科学网)

?二、研究:新冠刺突蛋白能抑制肺癌发展
2021年 , 国际期刊报道过一个神奇的案例:一位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感染了新冠病毒 , 四个月后 , 他体内的肿瘤竟然神奇般的几乎消失不见了 。 当时 , 科学家们猜测 , 或许是新冠病毒触发了患者体内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 从而将免疫系统激活 , 成功清除了体内的癌细胞 。
虽然该病例极其特殊且罕见 , 但研究人员们却认为 , 新冠病毒或许具有开发改造为溶瘤病毒的潜力 。
近日 , 美国美国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在 Cancers 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 说明新冠病毒(SARS-CoV-2)的刺突蛋白(S蛋白)能够导致肺癌细胞凋亡 , 并在肺癌小鼠模型中抑制肿瘤生长 。

?研究发现 , 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时依赖于其刺突蛋白(S蛋白)与人细胞表面的ACE2蛋白的结合 , ACE2在人体中发挥着调节血压及其他细胞过程的关键作用 。
之前的研究显示 , 包括肺癌在内的癌症患者的ACE2表达水平会增加 , 改变ACE2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控制肺癌肿瘤生长 。
在这项研究中 , 研究团队对最难治、最致命 , 也是最主要的肺癌类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进行研究 。 他们使用商业化的刺突蛋白 , 将其与培养皿中的人类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结合 , 观察与癌细胞生长有关的蛋白及其他分子的水平 。
他们发现 , 刺突蛋白与NSCLC细胞结合后 , 刺突蛋白诱导了细胞凋亡 。 具体来说 , 刺突蛋白降低了细胞生存所需的Bcl-2的水平 , 增加了Bcl-2相关死亡促进因子(BAD)水平 。 而高水平的Bcl-2和低水平的BAD会抑制癌细胞的凋亡 。
接下来 , 研究团队在肺癌小鼠模型上测试了刺突蛋白的治疗效果 , 一组肺癌小鼠隔天进行鼻喷刺突蛋白的生理盐水溶液 , 另一组小鼠则使用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对照 。
经过四周的刺突蛋白治疗后 , 对小鼠实施安乐死并进行进一步检测 。 研究团队发现 , 与对照组相比 , 接受刺突蛋白治疗的肺癌小鼠的肿瘤的数量和大小都有所减少 , 肿瘤细胞的死亡水平也更高 。

?论文通讯作者 Kalipada Pahan 表示 , 如果这些研究结果可以在肺癌患者身上得到重复 , 将为治疗肺癌找到一种令人鼓舞的新方法 , 即通过鼻内刺突蛋白给药靶向肺癌细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