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到2025年 , 浦东在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力争新增创新产品4-5个;培养基等关键材料基本实现国产化;若干专用科学仪器和关键设备工艺取得突破;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 。 在这条新赛道中 , 研发外包检测服务扮演着“护航手”的角色 。
记者近日探访了位于张江的上海金检检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检”) , 作为全国第一家政府和企业合办的第三方细胞检测服务平台 , 该公司自落地以来已成为了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功能型平台的一个重要服务模块 。
解企业“燃眉之急”
200个检测项目服务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
与传统药物不同 , 细胞制剂是“活药物” , 大多是为患者定制的 , 所以每份药的质量都有所差别 。 以CAR-T细胞产品为例 , 细胞制剂中的T细胞取自患者体内 , 在体外完成修饰、扩增等工序后 , 再回输到患者体内 。 在这一“制药”过程中 , 确保细胞制剂的质量和安全非常重要 。
对细胞治疗研发企业而言 , 无论临床前后、中试 , 还是走入生产 , 每一步都离不开对细胞产品的检测 。 然而动辄数千万元的检测设备 , 对刚踏入“赛道”的创新团队来说自购成本太高 , 检测服务平台的出现 , 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
【【直击引领区】服务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这家第三方检测平台推出200个检测项目】
今年9月 , 在市科委、市发改委、上海科创办的指导支持下 , 依托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 , 金检公司在浦东张江注册落地 。
“检测相当于这条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链上的‘把关者’ , 具有重要作用 。 ”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积宗说 , “研发企业把产品管线的检测业务交给平台完成 , 这样可获得更具公信力的第三方检测报告 , 有利于保障细胞产品疗效 , 有利于降低患者在临床试验中面临的风险 。 ”
由政府和企业共同组建的这一平台 , 让企业在检测服务上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性价比 。 目前 , 金检已经在张江建立了1800平方米实验室 , 并配置了多台国际顶尖检测设备 。 如全自动免疫组化检测和分析体系 , 从切片到染色到数据分析 , 能够通过全自动体系运作 , 通过AI的技术进一步对免疫组化后的样本进行分析 , 提高了效率和准确度 。
“投入运行近三个月来 , 金检平台可提供细胞产品检测共计大类39项 , 172个细分项目 , 近期将增加到200项 , 已服务多家创新药企业 。 ”李积宗表示 。
建立功能型平台的目的就是要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 尤其是对科研院所、中小企业等提供转化相关服务 。 在最新发布的《上海市促进细胞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年)》中也提出 , 要对标国际标准 , 优化提升细胞制剂研发与制备服务平台和第三方检测服务平台功能 。
随着金检平台在张江落地 , 在助力细胞和基因治疗创新企业降本增效的同时 , 也将促使整个产业实现分工专业化 , 提升行业整体运行效率 。
细胞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逐步制定
让患者获得质量稳定、安全可控、疗效确切的创新药产品
据不完全统计 , 截至今年8月 , 在全国已批准的细胞和基因药物临床试验项目中 , 浦东张江占比上海2/3、全国1/3 , 包括中国首款和第二款CAR-T产品都诞生在张江 , 同时 , 越来越多的技术成果取得突破 。 在今年的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上 , 《浦东新区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发布 , 浦东定下了打造比肩国际的细胞和基因产业地标的目标 。
推动细胞治疗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 需要实施“固链、强链、补链、延链”工程 , 携手各界共同提升细胞治疗领域CRO、CDMO、细胞检测等研发服务能力 。
深耕生物医药产业多年的李积宗认为 , 浦东在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赛道”上的先发优势明显 , 在市区两级行动方案的出台下 , 细胞治疗产业链各环节都可延伸“开放式”创新的模式 , “作为检测平台 , 金检也正准备与张江细胞和基因产业园等集聚区合作 , 同时计划在全市开设分站 , 并辐射长三角 。 ”
推荐阅读
- 《宝可梦》来源与生态:Mega蜥蜴王为何有龙系?是因为它更像龙?
- 天文学家在宇宙深处,发现了几千条细丝,最长可达33万光年
- 鲍鱼被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种或灭绝
- 中国火箭在海上“热发射”,14颗卫星鼠标一按就升空
- 看了月球上的五星红旗,美国登月又被质疑,为何美国国旗能飘动?
- 揭示调控大脑新皮层神经元空间精细结构排布和环路组装的新机制
- 宇宙直径真的只有930亿光年吗?到底怎么测出来
- 领先50年!“中国复眼”即将开机,首秀三维月面图 到底有多先进?
- 6000年前的西瓜是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