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龟真的可以用屁股呼吸吗?科学家:“龟息大法”的真谛


海龟真的可以用屁股呼吸吗?科学家:“龟息大法”的真谛


文章图片


海龟真的可以用屁股呼吸吗?科学家:“龟息大法”的真谛


文章图片


海龟真的可以用屁股呼吸吗?科学家:“龟息大法”的真谛


文章图片


海龟真的可以用屁股呼吸吗?科学家:“龟息大法”的真谛


文章图片


海龟真的可以用屁股呼吸吗?科学家:“龟息大法”的真谛


文章图片


海龟真的可以用屁股呼吸吗?科学家:“龟息大法”的真谛


在我们的印象中 , 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作为地球上高级动物的代表 , 绝大部分都是用嘴和鼻子来呼吸的 。 而处于向哺乳动物、爬行动物进化的中间阶段-两栖动物 , 青蛙和蟾蜍在幼年时期是用鳃来呼吸 , 当长大以后可以用肺和皮肤进行呼吸 , 从而让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陆地和水域环境 。

海龟的“龟息大法”
海龟作为一类典型的爬行动物 , 它们既可以在陆地上、也可以在水底长时间的活动 , 从其生理结构上看 , 它们的主要呼吸器官和哺乳动物一样 , 依靠的都是肺 。 然而 , 移动速度非常缓慢的海龟 , 即使是在水下 , 也同样可以待很长时间 , 这比同样在水中生活的哺乳动物-鲸鱼要长得多 。 那么 , 海龟是如何在水下憋那么长时间的呢?通过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 , 一些海龟竟然进化出了依靠“屁股”呼吸的功能 , 这妥妥的是“龟息大法”呀!

无论是通过肺、皮肤 , 还是通过鳃、“屁股”等不同方式进行呼吸 , 动物们的最终目的 , 都是将一部分的空气挤压进身体内部的特定“空隙”中 , 然后再通过不同的机制将空气中的氧气“压进”血管中 , 然后通过心脏的搏动 , 将携带着“养料”的血液 , 泵到身体的各个区域 , 从而保障着机体各项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供给 。

对于很多海龟和河龟来说 , 它们的栖息区域都是海底或者河床 , 由于它们的移动速度很慢 , 如果像其他水生动物那样 , 隔较短的时间上升到水面之上来进行换气 , 那么这个过程无疑是非常危险的 , 一方面水体上部的水流速度会相对较快 , 如果频繁上升到水面 , 那么就会增大被冲走的风险 。 另一方面 , 越靠近水面 , 就越可能让海龟成为水中猛兽、大型鸟类等天敌的食物 , 对于幼年的海龟来说 , 这两个方面的危险更为突出 。

所以 , 在长期的进化中 , 海龟家族中的大部分成员 , 都进化出了用“屁股”呼吸的能力 。 为什么“屁股”一词要打上引号 , 因为对于海龟来说 , 并没有真正的“屁股” , 它们只有一个称为“泄殖腔”的多功能开口 , 具备的功能包括有性生殖、排出体内废物 , 当然也包括呼吸 。 利用“泄殖腔”进行呼吸的这种类型 , 在生物学上被称为“泄殖腔呼吸” 。

海龟用“屁股呼吸”的原理
在这种呼吸过程中 , 海龟通过泄殖腔这个开口 , 将周围的水体“泵入”内部的两个被称为滑囊的器官 , 这个器官有点类似“水肺” 。 滑囊在运转时 , 会通过舒张作用来调节泄殖腔的开口大小 , 形成类似挤压的作用 , 从而调节着水体的进出 。 在此过程中 , 水体中的氧气便会扩散进入滑囊壁 , 然后沿着滑囊壁排列的小结构 , 最终进入海龟的血液中 。

不过 , 由于这种呼吸方式属于海龟的“辅助”呼吸功能 , 受生理和生化作用的限制 , 其呼吸效率要比正常的用肺呼吸低得多 。 通常情况下 , 所有乌龟仍然以肺呼吸为主要方式 , 只在少数的海龟和河龟 , 它们的泄殖腔呼吸占比较高 , 比如费兹洛河龟 , 它们用“泄殖腔呼吸”的吸氧量占总量的比例 , 能达到40%以上 , 在极特殊的情况下 , 例如湍急的河流或冰冻的池塘中 , 这个比例还会更高 。 而其他类型的多数龟类 , 这个比例则只有4%左右 。

决定泄殖腔呼吸效率较低的另外一个原因 , 那就是耗费的能量问题 。 在陆地上我们用肺呼吸时 , 由于气体很轻 , 我们几乎不用消耗什么能量 , 就可以让气体自由地进出我们的肺部 。 但是在水体中就不一样了 , 一方面是水体是一种“黏稠度”比空气高得多的物质 , 另一方面水中的氧气含量要比同体积下的空气少200倍 , 因此要想维持身体的能量供给 , 海龟们需要抽进更多的水 , 才能获得相同数量的氧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