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才是心理学》读书随笔(10)2022.12.11
今天还在看《这才是心理学》 , 还在读第八章“避免爱因斯坦综合征:聚合性证据的重要性” , 读完了“关联性原则”“聚合性证据:在缺陷中进步” , 以及“科学共识”中的部分内容 , 至P198页 。
今天所读内容主要是:
1、比较科学进步的突破模式和渐进整合模式;
2、描述评估实验和检验理论的聚合性证据原则;
3、解释如何使用多种研究方法来达成科学共识 。
本书提到 , 科学进步从来都是循序渐进 , 新的理论不仅要解释新的事实 , 还要兼容旧的事实 , 新旧理论只是不同条件下的结果 。
媒体总是宣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有多么创新和突破 , 但实际上他并没有推翻牛顿的理论 , 低速条件下他们的结论相差无几 , 新的理论只是拓宽了认知条件库 , 进步解决的是旧理论没有涉及的条件下的问题 。
科学发展都不是跃进模式而是渐进模式 , 这让我又一次想到了积微速成 , 也想到了 , 灵光乍现往往不靠谱 , 因为太孤立没有连续性 。
看得出作者对传媒持批评态度 , 真相往往不是大多数人想的那样 , 媒体是伪科学的助推器 , 我想可能并不是媒体的错 , 也许大众需要的就是新奇和刺激 。
理解不了有深度的事物 , 自然会被肤浅的东西吸引 , 人的精力总是要释放的 , 反过来看这也是一门好生意 。
可证伪的条件越多 , 越接近本质 。
随着科技的发展 , 概率学越来越重要 , 大数据的作用越来越大 , 人类最终会被人工智能控制和替代 , 当然这也要看算力的发展 。 人和拥有强大算力及大数据基础的人工智能相比 , 太过脆弱和低劣 。
今天看书有了新的认知迁移 , 书中提到“科学是渐进式的 , 而媒体是跳跃式的” , 我想成功也是渐进式的 , 而贩卖成功学却是跳跃式的 。
断章取义是媒体的天性尤其是网媒 , 这是大众需求倒逼出来的结果 , 一个人真的想成功 , 势必要缩小自己的关注圈 , 但要扩大自己的影响圈 , 方法可能是让自己的精力“退网” , 但要让自己的成果“上网” 。
【灵光乍现可能很吸引人,但不见得靠谱】书中提到“心中要想的是科学共识 , 而不是重大突破;是渐进整合 , 而不是大飞跃 。 ”我认为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有这样的认知 , 赌性会少很多 。
推荐阅读
- 新冠病毒或能改造为溶瘤病毒,杀灭癌细胞?美国研究提供了参考
- 地球正在重启,物种大灭绝的轮回会在人类身上发生吗?
- 印度洋超5000米深度发现一个鲨鱼墓地,其中的化石历史横跨百万年
- 胡鑫宇案有了关键进展!光头化学老师的嫌疑被彻底洗清了
- 小伙背“农药喷壶”,接返乡大学生女友,全方位消毒意识到位
- 泰坦巨蟒为什么会被科学家禁止复活
- 中国科学家发现恐龙是鸟类祖先的重要证据
- 张核子、张珊珊怎么样了?
- 陕西汉中,一对老夫妻因儿子早逝,将自己名下所有财产赠送给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