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毒血清阳转那些事儿


艾滋病病毒血清阳转那些事儿


血清阳转是发生在免疫系统接触艾滋病病毒(HIV)后开始产生抗体以对抗病毒的阶段 , 一旦抗体滴度达到可检测的水平 , 就称为血清阳转 。
血清阳转的发生
当艾滋病病毒第一次进入人体时 , 它会寻找并进入靶细胞(通常是CD4 T细胞 , 有时是巨噬细胞) , 在靶细胞内进行自我复制产生成熟的病毒颗粒 , 子代病毒释放至胞外 , 继续感染其他靶细胞 。
在这一过程中 , 人体的免疫系统并没有袖手旁观 , 最先对病毒产生反应的是先天免疫系统 , 如单核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 它们是机体抵御外源性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 通过吞噬或杀伤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挥抗病毒效应 。 在这一阶段尚无抗体产生 。
此后 , 免疫系统的另一部分——获得性免疫系统开始启动 , 产生病毒特异性T细胞和B细胞 , 有针对性地对抗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细胞 。 其中 , B细胞会产生针对艾滋病病毒的抗体 , 当抗体水平达到检测限以上可以被检测到时 , 就会发生血清阳转 。 血清阳转通常发生在艾滋病病毒感染后的3到12周内 。

Approximate time course of viral and antibody changes during primary HIV infection
图片来源:https://www.bmj.com/content/341/bmj.c4583
血清阳转期的症状
在血清阳转过程中 , 感染者会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的症状 , 如发热、肌肉疼痛、呕吐、腹泻、淋巴结肿大、皮疹、疲劳等 , 通常发生在感染后的2-4周内 , 称为艾滋病毒感染“急性期” 。 然而 , 由于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 , 无法提醒人们可能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 因此高危人群应该提高警惕并及时进行检测 。
血清阳转期的病毒传播风险非常高
【艾滋病病毒血清阳转那些事儿】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至血清阳转的这段时间 , 由于免疫系统需要一定的时间产生获得性免疫应答 , 病毒在此期间繁殖非常迅速 , 发生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风险非常高 。 可以说 , 一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血清阳转期间经历的病毒载量可能是他在整个感染过程中能看到的最高病毒载量 , 因此传染性很强 。
血清阳转期之后 , 获得性免疫反应开始发挥作用 , 病毒载量便会有所下降 , 传播的风险也会随之降低 。 但在感染者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之前 , 病毒载量仍然相对较高 。
感染者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后 , 其病毒载量会进一步下降直至低于检测限而无法检测到 , 此时不会有将病毒传播给他人的风险 。
早检测非常重要
鉴于血清阳转前艾滋病病毒的高传播风险 , 早检测显得异常重要 。 早检测是早诊断、早治疗并防止将病毒传播给他人的第一步 。 另外 , 早治疗意味着早将体内的病毒载量保持在很低的水平 , 以尽可能减少病毒对免疫细胞、器官和整体健康造成长期损害 。
早检测可以在艾滋病病毒血清阳转阶段进行 , 最常用的方法是HIV抗体/抗原检测 , 即检测HIV特异性抗体/抗原 。 如检测呈阳性意味着病毒已经存在 , 如检测结果呈阴性(尤其是早早期检测 , 比如在发生暴露的几天内)可能并不意味着未被感染 , 应考虑进行进一步的检测或定期复检 。
如果早期HIV抗体/抗原检测结果呈阴性 , 又高度怀疑可能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 可以进行核酸检测 , 即病毒载量检测 , 寻找病毒RNA 。 核酸检测最早可以在暴露后7-10天检测到病毒RNA的存在 , 大大缩短了诊断所需时间 , 可及早开展抗病毒治疗等干预措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