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一千多年前 , 李白的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 , 让这座浸泡在诗里的 “东亚文化之都”直至今天仍是许多文人眼中关于春天的“乌托邦” 。
不过 , 扬州的美又何止是春天 。 “天下三分明月夜 , 二分无赖在扬州”更是给扬州笼上了一层别样的轻灵秀色和无尽想象 。
二分明月下 , 烟锁重楼中 。 小桥流水间 , 旖旎清梦里 。 千载文人所唱和的是扬州数不完的风流 , 道不尽的繁华 。
上天给与这座城的偏爱可不止是美 。
“四汇五达之衢”的扬州位于长江与大运河交汇处 , 且其境内无崇山峻岭 , 四季分明 , 物产丰富 , 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 自古就占尽了地利之便 , 隋唐时期更是迎来了它的天时 。
随着隋邗沟的开通、唐代水路运输的迅速发展以及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 , 让东边临海的扬州成为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连接处的国际贸易中转站 。
“万商落日船交尾 , 一市春风酒并垆”的淮左名都 , 一时无两 。 8世纪以降的扬州 , 因其繁盛至极的国际水陆贸易 , 还成为了当时蜚声中外的文化交流中心 。
就此 , 中华文化沿着大运河、沿着海上丝路 , 被太平洋、印度洋上的热风吹到东亚各地与南洋西夷 。
大明寺
千百年前 , 扬州大明寺的鉴真大师 , 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六渡扶桑(当时的日本) , 将中国的佛学、医学、语言文学、建筑、雕塑、书法、印刷等文化与技艺传到日本 , 为发展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
如今 , 这位中日交流的先驱所带去的文化 , 还在影响着日本人的生活方式 。 而象征着中日友谊的春樱 , 年年都会如期绽放在扬州鉴真大道的两旁 , 让行走在此的游人感受着“一期一会”的美好 。
隋唐时期的这座世界级港口城市 , 还吸引了大批的新罗使节、留学生和商人竞相趋往 , 崔致远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
在大唐被 “赐绯鱼袋”(是唐代朝廷给外国留学生的最高荣誉)的崔志远写下的《桂苑笔耕集》是朝鲜半岛最古老的汉文典籍之一 , 其中有300多篇文章和60首诗是他在扬州所写 , 描写扬州的山水形胜、人文景观与盛世繁华 。 如今来华的韩国游客 , 都会慕名前往扬州 。
这段中日韩交流的佳话也影响至今 。 2020年突发疫情时 , 日韩先后在各自驰援中国的抗疫物资上写下了中国古诗文引发网友热议 。
“青山一道同云雨 , 明月何曾是两乡” ,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都带着文字特有的温暖力量 。 而后日本和韩国因疫情需要驰援时 , 中国送去的抗疫物资上则分别写着俳句(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春暖雁北归 , 捎带心意越洋飞 , 羁绊衣带水”与崔致远的“道不远人 , 人无异国” 。 这份和衷共济的友谊在这样的文化共鸣里 , 谱写下了东亚友好交流的新佳话 。
北宋时 , 大批犹太人循着海上丝绸之路从孟买迁徙到中国 , 一部分在扬州定居 , 大部分经运河北上 , 落脚在开封 。 南宋咸淳年间 , 西域先贤普哈丁则沿着运河南下到扬州传教 。 元代马可·波罗从陆上丝绸之路来到大都 , 仍然是沿着运河南下到达扬州、杭州、泉州等城市 , 再由海路返回意大利 。
推荐阅读
- 旅行|尽量不要和性格不合的亲戚一块出去旅行,否则很可能会亲人变仇人
- 云南小透明,治好了我的古镇PTSD
- 云南|风情万种的云南小城,被誉为“黎明之都”,境内两个景点终生难忘
- 年终述职,打工人拼了
- 云南|带你走遍北京,感受首都的精彩
- 云南|一省带着几国“飞升”!中国下一个崛起的省份,最有可能是云南?
- 贵州|贵州又一景区“扶不上墙”,花费32.5亿打造,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 云南|来到云南不能错过的四个景点,玉龙雪山如同仙境,热带雨林太壮观
- 泰安|来到泰安玩什么?泰山上看云海日出,泰安老街生活气息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