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诈骗超500万元,炒偶像小卡也是一门发财生意?


全球诈骗超500万元,炒偶像小卡也是一门发财生意?


文章图片


全球诈骗超500万元,炒偶像小卡也是一门发财生意?


文章图片


全球诈骗超500万元,炒偶像小卡也是一门发财生意?


文章图片


全球诈骗超500万元,炒偶像小卡也是一门发财生意?


文章图片


作者 | 丁茜雯编辑 | 范志辉
一张小卡衍生出来的“价值” , 早已超出常人想象 。
整个11月 , 首尔警方围绕着涉及中国、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地的一宗跨国诈骗案进行调查 , 该案件公开的部分披露中显示 , 被告人A某涉嫌通过Twitter等渠道称可代购出售某女团未公开小卡 , 在收取钱财后拒不发货 , 并销号失踪 。

而在78名报案人之后 , 累计至今仍有大量非韩国本地受害人增加 , 据不完全统计 , 诈骗金额已有10亿韩元(约528万元) 。 据悉 , 仅在中国目前可统计的便有30多人被诈骗4~5亿韩元 , 大部分为未成年人 。 有知情粉丝透露 , 该诈骗人被称为“济州岛黄毛” , 涉及女团也是如今的卡圈头部梯队女团IVE 。
那么 , 一张小卡究竟有什么魔力 , 能够让人趋之若鹜?
饭圈为什么热衷炒卡?卡圈 , 顾名思义 , 便是以收集、交易小卡的圈子 。 从奥特曼再到球星 , 卡圈涉及到各行各业 。
目前 , K-Pop偶像小卡是这之中的主要类别 , 也是炒作小卡和诈骗案件的高发之地 。 而这些小卡 , 大多为K-Pop艺人背后的经纪公司推出 , 含有专辑附赠、不同平台下单特典附赠、签售赠卡、线下打歌附赠等形式 。 在面向不同国家售卖专辑时 , 也会与流通渠道合作 , 提供仅在这一国家购买专辑附赠的特典卡 。
一般来说 , 这些小卡具有极大的随机性与概率性 , 粉丝并不能一发即中拿到心仪的小卡 。 因附赠形式不同和是否限量 , 稀有程度也会随之波动 。 判定一张小卡是否具有炒作价格的价值 , 主要是看涉及艺人的人气高低、小卡的稀有程度和卡面的自拍颜值 , 酷似大众认知中的盲盒经济 。

这也就造就了卡圈倒买倒卖的集卡与炒卡现象 , 不过两年便形成了市场化 , 出现大量的热卡投资 。 比如Red Velvet成员Irene , 便是十年如一日的贵价卡种子选手 , 原因无他 , 其本身的颜值与自拍皆为正比 。 对热衷于炒卡人士而言属于“入股不亏” , 哪怕入手后再度出手 , 也不会有价格大跳水的现象 。 通俗来讲 , 卡面好看就升值 , 难看就贬值 , 已是默认的“行规” 。
而这些炒卡人士 , 也被饭圈称之为“厨子” , 即入股某一艺人组合后开始囤货小卡 , 再将小卡价格炒至远高于市场价的人 。 对于“厨子”来说 , 其出发点便是为了投资小卡赚钱 , 当红的男团、女团是“厨子”泛滥的重灾区 , 随着艺人关注度递增递减 , 也会影响“厨子”大范围买入炒卡的选择 。
基于Z世代活跃于社交网络的关系 , “厨子”也利用其进行营销 , 为其囤货的小卡营造出“虚假繁荣”的景象 。 这也就意味着 , 如何拍出一张吸引粉丝拥有购买小卡欲望的展示照 , 是推销小卡至高价的“厨子”们最在意的部分 , 也是其能够在小红书、微博等平台进行炒作的绝佳道具 , 像卡册、小卡涂鸦、沉浸式等都是常见且受欢迎的摆放演示风格 。 在微博 , 还有专门的超话“倒卖女王” , 来助推鉴定小卡是否能够进行炒价、教授炒卡步骤等 。

而被“厨子”吸引消费卡圈 , 且乐于从普通受众“转生”为“厨子”的 , 也大多以学生为主 , 低龄化的现象也极为普遍 , 甚至有不少小学生跟风投入 , 以超出能力范围的价格收入小卡 。 对于学生群体来说 , 这些小卡也是其在朋友圈中的“炫耀资本” , 也在一定程度上会致使价格居高不下 。
另一方面 , 这些小卡对于并无自有收入的学生来说 , 相当于一定的“理财产品” 。 一张具有极大升值潜力或是稀有程度极高的小卡 , 很有可能会远超一张专辑的买入价格 , 在转手之际动辄涨至几百甚至上万 , 亦或是有市无价 。 比如 , BLACKPINK的Weverse会员特典卡 , 起初被称发行数量不过个位数 , 便曾炒至上万元一张 , 但实际上投入市场数量远不止于此 。
更为偏离常规的是 , 粉丝也会将小卡价格、是否容易出手当作K-Pop艺人的人气认证一环 。 基于此 , 便有粉丝宁可花高价购买 , 也不愿低价收入 。 “厨子”如若将小卡炒价越高 , 反倒还可成为粉丝拿来炫耀的人气认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