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韦伯太空望远镜是美国最新一代太空望远镜 , 也是目前为止世界最大的太空望远镜 , 它是由美国航天局、欧空局及加拿大空间局共同参与研制 , 我国并未参与 。
不过如同我国空间站科研项目对外开放一样 , 美国的韦伯太空望远镜在科研项目上也对全世界开放 。 NASA从来自44个国家的1000份申请中 , 挑选了286份 , 其中包括来自我国北京大学的5个科研课题 。
这是来自NASA关于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周期一”(Cycle 1)计划 , 通过筛选的团队可以分享韦伯太空望远镜第一年6000小时的观测数据 。 除此之外 , NASA还设置了韦伯望远镜的"自由裁量早期发布科学项目" , 研究者可以申请使用韦伯望远镜的前5个月数据 , 并且没有保密期要求 。
我国使用韦伯望远镜的5个科研课题涵盖了早期星系、类星体等内容 。 其中类星体是20世纪60年代天文“四大发现”之一 , 其体积虽然比正常星系小很多 , 但释放的能量却是其他星系千倍以上 , 其内部极可能存在超大质量的活跃黑洞 。
根据2015年《自然》杂志记载 , 我国学者使用云南丽江2.4米望远镜就发现了一颗距离地球128亿光年的类星体 , 其发光强度是太阳的430万亿倍 , 中心黑洞质量相当于120亿个太阳质量 , 是目前宇宙已知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 。
在太空基础科研项目上 , 跨国际合作其实是很常见的 。 面对浩瀚无际的宇宙 , 单个的人类显得太渺小 , 只有通过全世界的通力合作 , 人类才有可能逐步揭开宇宙的奥秘 。
坐落在我国贵州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 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天眼” , 它也是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 , 能接收100多亿光年以外的电磁信号 。
FAST是对全世界开放的 , 从2021年3月31日开始 , 就接受全世界的观测申请 , 只要符合条件 , 都可以使用FAST进行观测 。 目前为止 , 已经有15个国家的独立学术带头人项目使用了我国的“天眼” , 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
由此可见 , 合作是共赢的 , 合作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重大科学难题 , 并能降低科研成本 , 加速基础科学的突破 。
无论如何 , 我们期待着韦伯太空望远镜看得更远、看得更细 , 带来更多的视觉震撼 。 让我们能透过百亿光年的无垠距离和百亿年的时光尘埃 , 一睹宇宙的壮丽 。
不过话说回来 , 美国这次同意我国使用了韦伯望远镜数据 , 未来会向我国申请使用巡天望远镜吗?
【美国同意我国使用韦伯望远镜,未来我国会给美国用巡天望远镜吗?】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 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 联系删除 。
推荐阅读
- 外星人的科技比人类高级?根据宇宙和天体年龄推测,人类是实验品
- 生存危机——文明的试金石?这要从玛雅人被末世论说起
- 宇宙行星的内部到底隐藏着什么东西
- 空间站基本建成,明年我国航天会放慢脚步吗?民营火箭将异军突起
- 外星人存在吗?探测器发现火星生物大迁移,或能实现星际移民?
- 或许火星真的存在生命,探测器拍摄诡异照片,火星上有灌木丛
- 宇宙深空中的天外之音,是否是外星文明向我们伸手的尝试,希望不久的将来得以解读
- 两次飞越冥王星!到达50天文单位处,新视野号创造了新纪录
- NASA:若宣布发现火星生命,人类社会恐缺乏承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