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有时候婚姻就是一笔投资 。 娶对了适合你的妻子 , 所带来的运气完全可以让你步步高升或者财源滚滚;倘若没有娶对妻子 , 也有可能让你从英雄好汉变成懦夫 。 不是有一句话吗?每个成功的男人身后 , 都站着一个优秀的女人 。
然而还有一句话叫:娶妻不贤毁三代 。 古人的话是长期实践的结晶 , 特别是生活方面的 , 充满了哲理 , 它不随时代的变迁而变化 , 妻贤夫祸少 , 如果娶到的妻子不贤惠 , 那么将祸害无穷 , 不要说三代了 , 当代就会产生立竿见影的祸害 , 严重的会祸及整个家庭 。
下面这个真实的案例就是最好的说明!
1993年9月13日 , 河南郑州某厂干部张山于当日凌晨四时许连伤二命 , 将其妻女杀害 , 然后携带儿子前往市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
这消息使所有认识张山的人都惊呆了 。 没有人相信 , 甚至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难道一向言语不多、忠厚老实的张山能做出这等事?
打开张山的档案 , 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样一段文字:张山 , 时年40岁 ,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黄店乡祥付营村人 , 系郑州某机械工具厂干部 。 张山自幼为孤儿 , 养父母也于他五岁左右相继去世 , 由祖母抚养 。 依靠国家救济生活 , 以优学补助金上完学 。 在学校里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 1976年由国家分配工作 , 在某卫生材料厂任人事干事 , 担任过团支部书记 , 多次被评为厂先进工作者 。 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联系群众、团结同志、礼貌待人、廉洁奉公 , 在生活上朴素勤俭……
人们的确难以从张山的身上看出一点杀人犯的影子 , 但血淋淋的事实又不得不证明张山确是一个连杀二命的杀人犯 ,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张山对妻女举起了杀人的屠刀呢?
1979年 , 张山年方26岁 , 风华正茂 , 已到了考虑婚姻大事的时候了 。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 , 他认识了某厂的姑娘王英 。 在王英的大胆追求下 , 他俩很快便登记结婚 , 并很快有了两个孩子 。
家庭使张山享受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天伦之乐 , 而他也把全部的爱倾注到这个家庭之中 。 为使妻子生活得更愉快 , 他几乎承揽了全部的家务活 , 并尽量满足她在吃穿上的所有要求 , 他成了远近闻名的“模范丈夫”;为使孩子健康成长 , 他又主动地承担了“保姆”和“教师”的责任 , 吃穿玩睡 , 无所不包 , 因而他又成了令人称道的“模范父亲” 。 在张山的眼里 , 家庭的每个成员 , 都是他心灵上的花朵 , 为他们耕耘劳作 , 再苦再累也值得 。
但是 ,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 , 他对家庭生活逐渐感到有问题了 。
首先 , 张山发现自己妻子身上的那些曾使他望尘莫及的长处恰恰是他嫌弃厌恶的短处:那双含情脉脉的眼睛 , 并不是表现专―爱情的窗口 , 而是吸引异性的磁石;那种无所顾忌的言谈 , 并不是性格开朗的流露 , 而是一种轻浮无形的“扯淡”;那种别出心裁的打扮 , 并不是女性爱美的本性 , 而是招蜂引蝶的彩旗;那种持家无道的生活态度 , 并不是与众不同的高雅 , 而是一种在娇惯之下所形成的惰性……总之 , 他的妻子并不是他所理想的那种妻子 , 他的家庭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家庭 。 一种说不清的忧虑慢慢地爬上他的心头 , 他开始为家庭的命运担忧了 。
但是 , 心中的不快并没有丝毫动摇他对家庭的热情 , 他决心要用自己更多的心血来维护好这个家庭 。
1986年5月 , 张山家搬入了新居 。 这个大院是某剧团的一个宿舍大楼 , 风度翩翩的男子 , 圆润动听的歌喉 , 撩人心扉的琴声……都使王英感到亲切异常 , 如鱼得水 。 就在这里 , 她很快与一个演员打得火热 , 张山的忧虑终于成了现实 。
1990年10月的一天上午 , 张山利用工作的余暇时间 , 为“病休”在家的妻子到卫生院挂号取药 。 回到家中 , 发现窗帘高悬 , 屋门紧闭 , 他以为妻子发生了什么不测 , 便连喊带叫地砸起门来 。 门砸开后 , 只见王英散乱着头发 , 裸露着大腿 , 心神不安地坐在床上;门后 , 那个演员邻居正在慌乱地系着裤子……
推荐阅读
- 河南灭门案始末:为报杀父之仇,男子连夜赶回老家毙杀仇家五人
- 非洲19岁女孩远嫁河南48岁农民,生俩混血儿,称:我每天都在享福
- 龙江大庆,一男子在与前妻离婚后又重组家庭,拒绝给付儿子抚养费。
- 广东广州,一对夫妻离婚数年后,女方发现分割的房产属于婆婆
- 面对奇耻大辱,女子丧失理智砍死情敌重伤丈夫!1997辽宁情杀案
- 广东广州,一男子与妻子协议离婚时,同意两人居住的房产归妻子所有
- 深圳一男子深夜拿锤子怒砸女邻居,只因怀疑对方教唆妻子与其离婚
- 黑龙江大庆,一男子与妻子结婚后肓有一子,两人协议离婚时,决定儿子由母亲抚养
- 09年湖北女子带女儿改嫁给情人,竟害了女儿,6年后致4个男人坐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