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说起南海诸岛 , 大家印象最深的可能就是永兴岛 , 该岛是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居住人数最多、开发强度最高的枢纽性海岛 。 但在该岛的东南方向 , 其实还有一座更加神秘的野性岛屿 , 科研人员在岛上发现了成群的野牛 。 东岛远离人烟 , 四周是一望无际的茫茫大海 , 为何会凭空出现大量的野牛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 , 这些牛不可能是自然演化的产物 , 因为东岛是一个面积很小的岛屿 , 长度仅2400m , 宽度1000m左右 , 全岛面积仅有1.7平方公里 , 相当于240个足球场的面积之和 。 岛上的植被覆盖率虽高达95%以上 , 但多变的水位根本无法满足大型偶蹄类动物自然进化的基本条件:在过去5000年里 , 岛上就被海水淹没了3次 。
【我国南海小岛上为什么会出现牛群?种群繁殖:或存在近亲回交】再从地理位置来看 , 东岛位于西沙群岛的东段 , 距离最近的永兴岛也有45km的距离 , 牛群不可能从其他大陆迁徙而来 。 排除自然因素后 , 牛群的可靠来源只剩下最后一个:有人特意把牛带到了岛上 。
其实 , 小岛上的野牛群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 当时我国西沙驻军登岛考察 , 意外发现了大量的野牛 , 但发现的黄牛几乎个个矮小瘦弱 , 一副体力不支的姿态 。 于是 , 西沙驻军从海南岛运来了体格更壮硕的本土黄牛 , 自然交配改良了岛上牛群的种群基因 , 后代牛犊活力好转 , 种群数量也越来越多 。
根据国内媒体的报道 , 中国西沙东岛上的野牛群已经存在了300年 , 最初的来源估计在1619~1699年间 , 明末清初的逃亡者在南下移民的途中暂时把家养黄牛放在了岛上 , 后来由于某些原因匆匆撤离 , 把牛群遗忘在了岛上 , 任其自然繁殖 。 简而言之:岛屿和牛群都是中国的 。
2003年 , 科研人员登岛科学考察 , 当时的野牛受到严格的保护 , 种群规模达400头左右 。 考虑到小岛的生态承受能力 , 专家建议适度控制野牛的数量 。 后来一段时间 , 捕杀黄牛不再需要严格的审批 , 据守岛人介绍 , “只要有需要就捕杀一头” 。 到2013年 , 岛上可见的黄牛仅剩下3群 , 数量共有50多头 , 专家再次建议把牛群保护起来 。
目前 , 岛上的黄牛群发展到了14~15群 , 总数量也恢复到了300多头 。 除了牛群以外 , 岛上偶尔还能见到成群的山羊以及零星的山鸡、野鸭、野猫、野狗 。 这些动物全都是西沙渔民在岛上生活期间放养的家禽家畜 , 并作为岛内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受到保护 。
那么 , 与世隔绝的牛群为何能在岛上独自生活数百年时间呢?科学家又是如何得出牛群登岛的时间点呢?
可能有人觉得 , 岛上有到处都是绿色植被 , 从不缺少食物 , 茂密的原始丛林还为牛群提供了天然的庇护所和栖息地 , 长期生存不是问题 。 可当我国科研人员登岛研究后才发现 , 牛群之所以能活这么长时间 , 根本原因是岛上有一个能存水的牛塘 。
牛塘位于东岛东南侧 , 距离海岸约100m , 是一个天然形成的新月型水坑 。 每当雨季到来 , 水坑的深度可以达到1m左右 , 可供牛群畅饮 , 冬季枯水期间近乎干涸 , 底部仍能储备少量淡水 。 如果只依靠绿色植被 , 牛群还不可能活那么长时间 , 必要的淡水才是牛群活下去的关键 。
这个神秘的牛塘也为专家后来确定牛群登岛的时间提供了线索 。 据观察 , 牛塘周围散落大量的新鲜牛粪 , 表明牛群经常到此处饮水 。 科研人员采集了牛塘的沉积柱并带回实验室研究 , 经过碳-14质谱仪检测后发现:在距近1300年前 , 牛塘所在的位置还是一片汪洋 , 对应年代的沉积物中包含有珊瑚、贝壳的碎屑 , 还有小海螺等贝类生物的遗迹 。 沉积柱的中部则是珊瑚沙沉积 , 其中夹杂着大量的海鸟粪土 , 说明此时牛塘所在的位置已经被丰富的植被围绕 , 并且还成了鸟类的天堂 。
推荐阅读
- 科学家首次从单人体内培育出男性和女性干细胞
- 恐龙灭亡会不会跟病毒有关?恐龙灭亡的一种纯猜想
- 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死于新冠?
- 揭秘人类寿命的密码,从三个角度推测,人类的真实寿命比实际更高
- 老鼠基因揭示人类未来|Y染色体一直在减少,最终可能会消失吗?
- 解读原子内部奥秘,那里真的是一片虚空吗?
- 一针2500万!真能彻底解除,英国王室近亲繁殖的“血脉诅咒”吗?
- 神的禁令,写在人类20号染色体上,神要禁止人类做什么啊?
- 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之间,为什么没有生殖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