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赫斯《想像的动物》:想像既魔幻又有趣,还带着隐喻和象征


博尔赫斯《想像的动物》:想像既魔幻又有趣,还带着隐喻和象征


文章图片


博尔赫斯《想像的动物》:想像既魔幻又有趣,还带着隐喻和象征



【博尔赫斯《想像的动物》:想像既魔幻又有趣,还带着隐喻和象征】开始有的鸟丧失了勇气; 因为夜莺向玫瑰乞爱; 鹦鹉祈求美丽锁在笼中; 松鸡(鹧鸪)在山中不能没有家; 苍鹭不能没有沼泽; 猫头鹰不能没有废墟 。 终于 , 都冒险出发了......

博尔赫斯有一本奇书 , 一直想看却很难找到 。 海峡对岸倒是有 , 资深的志文出版社在1979年出版过 。 志文出版社有一套“新潮文库” , 这一系列文库大多是关于国内外重要哲学思想的著作 , 蕴含着人生必须的智慧 , 水准颇高 , 《想像的动物》就是其中一本 , 书封面上有“新潮文库202”字样 , 近日有幸读到这本 , 实在欢喜得很 。
1955年 , 56岁的博尔赫斯几近失明 , 却被任命为阿根廷图书馆馆长 , 在书的海洋里 , 他感受到天堂般的幸福感:“上天给了我浩瀚的书海 , 和一双看不见的眼睛 , 即便如此 , 我依然暗暗设想 , 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 ”也正是此时 , 他趁天时地利之便 , 编了这本《想像的动物》 , 将82本书上的怪物全部聚集在一起 , 1957年第一次出版 。 十年后又出了增订版 , 扩充到117种动物 , 故而这本书就有了两次版序 。 序言中 , 博尔赫斯将自己比做第一次进动物园的孩子 , 那种触目惊心 , 那种神秘感非常难忘 。
有人说 , 这就是一本魔典 , 提供了高级的私房怪宠 , 总有一款是你喜爱的 。

博尔赫斯
《想像的动物》:一个神奇而多样的世界“《想像的动物》The Book of Imaginary Beings 波赫士著 杨耐冬译” , 这是封面所能摄取的信息 ,“波赫士”就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1986)杨耐冬喜欢把他老人家译成波赫士 , 读起来也没什么违和感 。 出版这本书的时候博尔赫斯还健在 , 他是阿根廷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 , 是近代文坛的奇人 , 他不仅写诗 , 也擅于写小说 , 无论在风格与内容方面 , 都极富于变化 , 别具一格 。
你或许曾被他的诗打动 , 而且知道他说过“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 你肯定还知道那“老虎的金黄” , 以及《小径分岔的花园》的寂寥 , 还有“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孤月的悲凉 , 但《想像的动物》可能不曾见过 。

想像的动物之一:蝾螈
这应该算是一本奇书 , 书很薄 , 不过200页而已 , 但博尔赫斯却以独具灵性美感的文笔 , 写了一百多个最具奇幻的动物 , 这些动物不是博尔赫斯独创 , 大多是西方传说中的各种动物传奇 , 从中世纪古典的到现代 , 有但丁《神曲》地狱篇里的妖怪 , 有荷马史诗中走下神坛的人物 , 也有卡夫卡、爱伦坡、刘伊斯想像出来的动物 。 三条腿的驴 , 六条腿的羚羊 , 九头蛇 , 顺手拈来 。
除此之外 , 还有不少中国的神奇动物:龙、凤凰、狐狸 , 还提到司马迁的《史记》、老子、庄子、孔子 , 难怪人人都说他有中国情结 。 这些关于中国的动物的故事 , 对于我们耳熟能详 。 这么多的亦真亦幻的想像出来的动物 , 读起来脑洞大开 , 或许是博尔赫斯他老人家自娱自乐的产物 , 但他治学之严谨实在令人佩服 。
本书想像的西方动物篇篇注明出处 , 如同每个动物都有其父母家人一般 , 有源而循有据可查 。 然而涉及到中国的动物时候 , 注释相对简单 , 或许我国书籍索引本来就无章可考 , 因而只注明书名 , 何卷册 , 何篇节页都不提及 。
终博尔赫斯一生 , 他最终也没有踏上中国的土地 , 标准的高雅宅男沉浸在书的海洋里 , 照样可以了解大洋彼岸的中国大地发生的故事和传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