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将至,老人说“小年做五事,一年都如意”:五件事分别指啥?

【小年将至,老人说“小年做五事,一年都如意”:五件事分别指啥?】

小年将至,老人说“小年做五事,一年都如意”:五件事分别指啥?


小年将至,老人说“小年做五事,一年都如意”:五件事分别指啥?


小年将至,老人说“小年做五事,一年都如意”:五件事分别指啥?


小年将至,老人说“小年做五事,一年都如意”:五件事分别指啥?


小年将至,老人说“小年做五事,一年都如意”:五件事分别指啥?


小年将至,老人说“小年做五事,一年都如意”:五件事分别指啥?


小年将至,老人说“小年做五事,一年都如意”:五件事分别指啥?


在民间 , 小年不但是个祭灶的节日 , 还是春节“忙年”的开始 , 老人说“小年做五事 , 一年都如意” , 五件事分别指啥呢?有啥说法?

1·小年的来历
在民间 , 灶王爷不光是位神仙 , 更是一家一户供奉的“家神”、一家之主 。
早在战国时期的《礼记·月令》中 , 就已经出现了关于祭灶的记载 , 但对于灶神的来历却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 。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中说:黄帝作灶 , 死为灶神 。 后面又说“炎帝于火 , 死而为灶” , 似乎最早的时候 , 人们是尊这两位共祖为灶神的 。
到了汉代以后 , 灶神又被传为祝融、苏吉利、隗壤子等 , 晋代《庄子·达生》注 , 还有经学家郑谐的《驳导义》中又把灶神记成一位\uD83E\uDDCD妇人 。

后来 , 民间也有传说称灶神本是位负心张姓的男子 , 他因为花心抛弃糟糠之妻 , 后来败光家产沿街乞讨 , 却又被前妻所救 。 张生觉得无地自容就一头撞si在人家灶台上 , 后被封为灶神 , 世代看着人间过日子 。
在民间传说中 , 最早的灶神不过是主管饮食的神仙 ,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 突然就又有了监察民生的权力 。
平时在人家里坐班 , 逢月底、年底时候上天述职 , 把这家人的事一一上报 。 “玉帝”会根据所报 , 给予这家人相应的奖励或处罚 。
或许是因为灶神管着一家人的身家性命 , 所以人们通常都会分外重视 。

2·祭灶的日期
《风土记》中说:腊月二十四日夜 , 祀灶 。 谓灶神翌日上天 , 白一岁事 , 故先一日祀之 。
意思是说腊月二十四是祭祀灶神的日子 , 因为第二天灶神就要上天汇报工作 , 所以要早一天供奉和送行 。
据说 , 在很多年里祭灶都在腊月二十四这天进行 , 至少是到清乾隆年之前都是这样 。 宋代范成大《祭灶词》中写“古传腊月二十四 , 灶君朝天欲言事” , 《清嘉录》中也说:俗呼腊月二十四夜送灶 。
以前各朝代的帝王都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举行年终祭祀大典 , 乾隆为了“节约开支” , 就把二十四的祭灶提前“一起过了” , 从此才有了腊月二十三祭灶这一说法 。
直到现在 , 民间祭灶的日子还存在着“南二十四、北二十三”的差异 。

3·小年做五事
第一是祭灶:祭灶之前 , 先要“辞灶” , 先把前往年的“灶王”年画给揭下来烧掉 , 再贴上新的灶王 , 两边再贴上对联“上天言好事 , 下界降吉祥” 。
然后在祭桌或者灶台上摆上各种好吃的 , 比如鱼肉、烧饼、糖瓜或者麻糖等等 , 还要放上一碗清水和一把草豆 。 食物用来供奉灶神 , 水和豆用来供奉神仙的坐骑 。
也有些地方讲究“送神饺子迎神面” , 讲究祭桌上要有饺子 。 但无论如何 , 小年的祭灶 , 重点都在于让灶神吃好喝好 , 开心启程 。

第二是扫尘:《清嘉录》中写:腊将残 , 宜洒扫舍宇 , 去庭尘秽 。 二十三日 , 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 , 俗呼打尘埃 。
小年到除夕的这段时间 , 这三天又叫“扫尘日” , 人们会在这期间反复打扫 , 掸拂尘垢、清理器具、疏通渠沟等 , 收拾干净再祭灶 , 同时也为过年做准备 。
第三是贴窗花:古代以及现在北方不少地方都有小年剪窗花、贴窗花的习俗 。 人们会找来彩纸和剪刀 , 一下一下地剪出各种喜庆吉祥的图案 , 内容包括“喜上梅梢”“连年有余”“五蝠捧寿”等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