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变天目碗:装着整碗宇宙,用现代技术造不出来的宋朝科技结晶( 五 )


节目组的专家们不说顶尖吧 , 也都属于专业级选手 , 而且有五位专家 , 他们仔细鉴定 , 又互相商议以后竟然给出了2500万日元的天价 。
*(122万人民币 , 17.4万美元 , 545万台币 , 80万令吉 , 136万港币)*
还做出预言 , 这会不会是第四只曜变天目碗惊现人间?
可能还需要进一步鉴定 , 前三只曜变天目碗当中 , 存放在东京静嘉堂美术馆的那只 , 是1924年 , 大财阀岩琦父子花16万8000日元从稻叶家武士后代那里转手购入的 , 当时的16万8000日元 , 大约相当于现在17亿日元;
第二只存放在大阪的藤田美术馆 , 是1918年 , 藤田平太郎花折合现在6亿日元的价格购入的 。
第三只曜变天目最神秘 , 古代某个富商儿子出家的时候带到大德寺龙光院的 , 近代并未发生过流转 , 价格不明 。

所以 , 如果这只碗如果最终被确实是日本的第四只曜变天目 , 那么估价至少在5-10亿日元之间 。
消息一出 , 日本各界纷纷关注 , 但同时 , 在中国福建的建瓯市 , 有一个叫做李欣红的大妈突然收到了儿子发来的影片 , 还附言 , 老妈 , 这只碗是你做得吗?
李大妈当然认得 , 这绝对是自己亲手做得 , 消息传到日本 , 东京电视台连夜赶往建瓯 , 采访大妈 。
李大妈表示 , 这一批次自己还记得 , 差不多做了1万个 , 卖80块一个 , 说着 , 又拿出了自己店里新款的升级产品让电视台对比 , 不得了 , 比原先那个更加接近曜变的效果 。

*(1600日元 , 357台币 , 51令吉 , 11美元 , 89港币)*
再看底部落款 , 两个供御的字体一模一样 , 李大妈说 , 这就是自己的笔迹 , 不可能错 。
鉴定团的专家们 , 这个时候 , 除了尬笑还能怎么办呢?
原来 , 中国复刻建盏的工艺已经如此高超了吗?
李大妈继续揭秘了后面的故事 。

其实 , 自己做得这并不是曜变天目 , 甚至连普通的鹧鸪瓣都算不上 , 这种盏被自己叫做蝴蝶盏 , 那些像蝴蝶一样的花纹都是自己用毛笔画上去的 , 所以自己一眼就认得 , 这其实是一种对曜变的人工模仿 , 并不是在变幻莫测的窑变中烧出来的 。
目前 , 福建建瓯的烧窑技术也只能做到油滴 , 很多专业工匠们都正在努力的复原着曜变 , 可能 , 越来越近了吧 。
听完李大妈的讲解 , 日本电视台当即表示 , 希望进一步拍摄工匠们烧窑过程 , 但终归没能实现 。
所以 , 这些神秘的建盏究竟是怎么烧出来的呢?
好在 , 2018年的时候 , 有一个中国摄制组 , 深入建瓯 , 为我们还原了一场72小时不眠不休的较量 。
詹师傅的龙窑2018年 , 记者一走进詹师傅的龙窑 , 就看见老詹正在砸建盏 , 这是老詹每天都要做的事儿——直面自己的失败 。
老詹说 , 一月出一窑 , 一窑一万五千盏 , 能够有100只出彩就算不错了 。
这叫做 , 入窑一色 , 出窑万彩 。
像这些出窑没有色彩的盏子 , 都是次品 , 全部要砸掉 。
记者又问 , 兔毫、油滴一窑能有几只呢?
老詹答 , 一年烧12窑 , 12窑里面大概能出几只吧 。
原来 , 老詹采用最传统的龙窑工艺 , 用他的话说 , 这是一场人与火的较量 , 每个月的烧窑过程 , 大概是这样的 。
首先 , 老詹要在古代龙窑的遗址周围挖掘那些红色的泥土;
第二步是醒土 , 把泥土放在传统打桩机里 , 全部打碎 , 这样可以让泥土拥有更紧致的结构 。

老詹的师傅叫做老许 , 老许就是1979年那个复制小组里的成员 。
现在这些技术 , 都是老许他们当年一点点复原出来的 。
第三步叫做陈腐 , 就是把泥土放在水里清洗 , 清洗完以后的泥土还得像酒一样进行自然发酵 , 发酵的时间越长 , 烧出来的效果约好 , 泥土的可塑性也更好 。
第四步就是搓泥 , 必须用手工完成 , 反复揉压 , 让泥土里的空气全部被挤出来 , 增强柔韧性 。
第五步叫做拉坯 , 就是在转台上 , 靠手感拉出建盏的坯子 , 老詹每个月要烧的15000只盏要在15天内完成拉坯 。

第六步是俢坯 , 老詹有三个俢坯的助手 , 俢坯就是等待泥坯干燥以后 , 用小刀修出圈足口和碗口的细节 , 俢坯完成后 , 我们就能看到这样一大片一模一样的建盏坯子 。
下一步 , 就是给这些坯子上釉 , 釉泥的成分?釉泥的来源?放心 , 这都是师傅的秘传 , 你不可能还原出来 。
接着就是找一个良辰吉日入窑 , 坯子被装载一个个圆盆当中 , 然后被一层层的码到龙窑里面 , 詹师傅的龙窑有32米长 , 封窑之后 , 詹师傅必须虔诚的祭拜窑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