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车大溃败:被中国电车无情碾压,输光了面子和里子( 三 )


根据车家研究院发布的保值榜单 , 2022年丰田、本田的保值率大不如前 , 曾经的神车本田飞度 , 保值率直线下滑4.54% 。
这也让人们对日本车的信仰逐渐崩塌 。
3.做电车自救 , 却暴露软肋
如果说日本车在性价比层面暂且能保住颜面 , 那么日本车在油车时代建立的信心 , 在电车时代更是完全崩盘了 。
日本老大哥不看好新能源 , 直到比亚迪唐、理想L8、蔚来ES7等小弟 , 在新能源领域纷纷崛起 。
在更环保的电车面前 , 日本汽车也逐渐丧失省油这一重要优势 。

眼见电车已经成为主流 , 日本车企这才姗姗来迟 , 开始电动转型 , 丰田、本田、日产等宣称要砸数千亿 , 丰田更是喊话要在2023年 , 卖出75%的车都是新能源 。
不转还好 , 一转型 , 更是让日本汽车的败相一览无余 。
难兄难弟们尝试的几款纯电产品 , 丰田bZ4X、本田e:N与日产艾睿雅 , 在国内市场都没掀起水花 。
跟国产新势力大张旗鼓的宣传阵仗相比 , 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推出了电动车 。

日本汽车曾经让国人追捧的三大特质 , 如今成了:
不高级 , 不省钱 , 不好卖 。

被时代抛弃的日本汽车 , 输光的不仅是面子!被日本“欺压”20年之久的国产汽车 , 终于反击了!
如今的比亚迪 , 不仅在销量暴击日本前辈 , 还在去年7月 , 成功将产品卖到对手的主阵地 , 在眼皮底下抢蛋糕 。
比亚迪日本公司社长刘学亮更是高调喊出 , 到2025年 , 要在日本开设100家电动汽车门店!

对于日本汽车巨头而言 , 比输光面子更可怕的 , 是输掉了里子 。
2018年 , 日产的董事长卡洛斯·戈恩因瞒报收入、滥用公司财产被日本政府逮捕 。

之后 , 日产接连被爆出“排放和油耗造假”丑闻 , 让声称“工匠精神”的汽车制造神话再一次成了笑柄 。

一系列质量造假门 , 暴露日本汽车行业管理混乱的一面 , 也彻底动摇了日本汽车在全世界车主心中的信任根基 。
在过去的几十年 , 日本汽车以发动机、变速箱等技术积累起来的优势 , 构建了看似无法击垮的护城河 。
然而现实证明 , 非常脆弱 。
当初买日本车的人 , 就是图省钱、图省油、图面子 , 如今国产车一样可以做到 。

为了找回尊严 , 日本车企还试图把锅甩给疫情 , 消费需求下降、上游零部件供应短缺等 。
然而造成日系车大溃败的根源 , 还是傲慢 。
很多人不知道 , 在新能源这条路 , 其实日本才是引领者 。
早在几十年前 , 就有日本车企生产出微型电动车 , 2010年日产推出的Leaf , 也是当时最畅销的电动汽车 。

直到今天 , 丰田还拥有全球最多的电动汽车专利 , 比特斯拉还多 。
然而与技术领先相反的是 , 日本车企对新能源的态度非常傲慢 , 丰田社长章男甚至多次公开炮轰电动车 。
被日本巨头看好的另一条路 , 是豪赌氢能源 。

然而现实证明还是过度自信 , 日本资源匮乏 , 氢能源技术至今不成熟 , 几十年也是研发了个寂寞 。
眼看全球众多电动汽车就要改天换地 , 巨头们才急匆匆转型 , 然而错失的这10年 , 行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早已不是日本车企能轻松追回的了 。

丰田社长章男曾说 , “如果连续两年走下坡路就意味着失败 , 我最讨厌被打败 。 ”
没想到一语成谶 , 即使强如本田、日产 , 也可以一夜跌下神坛!
结语:
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曾在一次论坛上喊话:
“我觉得中国人看不起自主品牌这个老毛病要改一改 。 ”

当时说这话时还被网友喷惨 , 放到现在却变成了“真香” 。
其实日本车起步时 , 靠的也是山寨 。
诞生之初 , 克莱斯勒、沃尔沃都是丰田、本田的模仿对象 。
但他们并没有限于模仿 , 而是很快确立自己的风格 , 成为中国人学习的对象 。

然而如今呢?
日本车企开起了倒车 , 不仅没有创新 , 反而为了追求利益 , 能省则省 , 甚至整出各种造假花活 。
三菱道歉后 , 又到了日产汽车造假 , 日本制造的质量神话坍塌 , 恶性造假丑闻频出 , 工匠变“躬匠” 。

日本车企花了近百年的时间 , 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 , 但不思进取 , 好感总有一天会消失殆尽 。
没有永恒的日本制造神话 , 也没有不变的辉煌 。
图片来源于网络 , 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