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贫穷,这次算是明白了七八分


对于贫穷,这次算是明白了七八分


【对于贫穷,这次算是明白了七八分】
之前听过这么一句话:之所以穷 , 是因为没有钱 , 只要有了第一笔钱 , 就会变得越来越富 。 刚听这句话的时候 , 我觉得挺有道理的 , 有个马太效应 ,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 可是 , 等我了解了《贫穷的本质》和《稀缺》这两本书 , 我发现了一个残酷的事实 , 哪怕用于所谓的第一笔钱 , 或者说启动资金 , 我们不一定会变得很有钱 。
书里有这样一个案例 , 大致意思是这样的 , 说有一家人 , 家里的条件特别的差 , 也生了很多的小孩 , 这家人的收入呢 , 也很低 , 甚至有时候半年的时间都没有收入来源 。 经济学家们就去研究他们的生活 , 结果发现 , 他们家有茶叶、糖 , 甚至还发现了电视 。
奇怪吗?很奇怪 , 按照正常的逻辑来说 , 收入很低的时候 , 我们购买的 , 都是能保证我们生存下去的食物 。 举个例子 , 我小时候 , 家里买猪肉 , 买的都是那种很肥很肥的猪肉 , 回来之后 , 会全部拿来熬成猪油 , 然后储存起来慢慢吃 , 油渣都少的可怜 , 有时候吃到一点油渣都会开心好久 。 为什么?就是因为收入不高 , 吃不起肉 , 只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改善生活 。
茶叶和糖是什么呢?他们都是属于享受型的物品 , 更不用说电视了 。 这些带给我们的 , 不是必须的生活改善 , 而是单纯的享受 。 假如他们能把花费在享受型物品的钱 , 用来购买其他的生产资料 , 比如一套擦鞋的工具 , 或许生活的境况会有不小的改变 。
还有一个案例 , 说有印度有很多的拾荒者 , 他们每天的收入在1美元左右 , 拾荒的时候 , 需要一条价值30美元的手推车 , 他们需要每个月支付5-10美元去租车 , 如果能存到足够的钱 , 他们可以买一辆属于自己的手推车 , 减少这一笔开支 , 然后经济状况就会越来越好 , 可是 , 实际上他们总有各种要应付的事情 , 而且都是生活中最基本的情况 , 导致他们没办法 , 一直在这样的循环中持续 。 假如 , 他们能从贫穷的生活中挤出来一部分钱 , 哪怕一点点 , 几个月或者一两年 , 总会有一台自己的手推车 , 然后变得更好 。
这两个案例 , 给我的启发很大 。 让我明白了 , 贫穷不光是表面看到的缺钱用 , 更是一种不好的心智模式 。 现实生活中 , 生活窘迫 , 或许只是这种心智模式导致的结果 。 改变了这种贫穷的心智模式 , 或许才能真正的解决贫穷的问题 。
《跃迁》的作者告诉我们 , 改变这种境况 , 得先知道自身所处的环境 , 他说的知道包含着对环境和自我两个方面的真实认知 , 然后 , 想办法打断旧的循环 , 建立一种良性的模式 。 这样就能摆脱这种心智模式 , 进而改变我们所面对的生活窘境 。
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 了解了这种导致贫穷的心智模式 , 一定会带给我们对世界不一样的解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