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需藏阴精、内聚精气以润五脏,方得健康
【小寒,需藏阴精、内聚精气以润五脏,方得健康】
在此期间 , 心脑血管疾病极易加重或发作 , 真可说是一道难过的坎 。
据统计 , 在小寒节气中 , 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均达到全年最高 。 而一些血管弹性较差的高血压患者 , 在小寒时节一天之内的血压波动往往也会增大 。
小寒
心脑血管疾病的“坎”
本文插图
1.寒冷让血液变黏稠
大家有没有发觉 , 到了冬季 , 我们不再像夏天那样容易口渴 , 喝水也开始变得不积极 , 想起来可能才会喝上几口 。
正因为喝水少 , 导致血液黏稠度变高 , 使得血管内皮受到损伤 , 为斑块和血栓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 影响心脑供血 。
2.寒冷导致血管痉挛
冬季如果我们突然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 , 我们人体的血管会因为无法适应突如其来的冷热变化而发生血管痉挛 。
血管痉挛会使得血管腔变得狭窄 , 血液无法顺利通过 , 严重的还会让血管内已有斑块的患者发生斑块破裂 , 形成血栓堵塞血管 , 彻底切断心脑血液的供应 。
本文插图
3.寒冷导致血压升高
在寒冷的环境中 , 人体外围血管收缩 , 会使血压升高 , 血压越高 , 罹患中风、心肌梗塞的风险也越高 。 而且 , 天冷人们容易感冒 , 也会诱发或加剧心脑血管的病情 。
提醒
中老年人大多属于三高人群 , 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 , 在小寒期间尤其要做好预防工作 。
注意头部保暖 , 锻炼选好时间段 , 饮食注意调节 , 合理用药
小寒节气 养生重点
本文插图
中医认为 , 寒为冬季的主气 , 小寒又是一年中寒冷的季节 。 寒为阴邪 , 易伤人体阳气 , 寒主收引凝滞 。 所以 , 虽然小寒养生包括的内容很多 , 但基本的原则仍是《黄帝内经》中的那一句格言:“春夏养阳 , 秋冬养阴 。 ”
冬日万物敛藏 , 养生就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 , 收藏阴精 , 使精气内聚 , 以润五脏 。 冬季时节 , 肾的机能强健 , 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 。 所以冬日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养肾防寒” 。 小寒过后即进入最为寒冷的“三九天” , 在养生保健方面有 什么好的方法呢?
小寒节气 传统习俗
画图数九
本文插图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 , 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 , 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 。 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 均为繁体字 , 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 , 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 , 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 , 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 , 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 小寒节气正值三九严寒 , 所以“画图数九”的民俗与小寒节气有着密切联系 。 数九计数 , 书法描红 , 既能求得消寒 , 也算是冬日里一种不错的消遣冶情的养生方法 。 补膏方
本文插图
《黄帝内经》中记载:“春夏养阳 , 秋冬养阴 。 ”冬季万物敛藏 , 养生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 , 滋补内脏 。 膏方不仅能够预防和治疗疾病 , 还具有滋补身体 , 强壮体质的作用 , 在冬日里受到民众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 。 到了小寒时节 , 也是膏方进补最忙的时候 , 一般入冬时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 。 到了此时 , 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 , 吃到春节前后 。 吃菜饭
本文插图
小寒吃菜饭是老南京的习俗 。 南京人对小寒颇为重视 , 人们会用糯米加生姜、矮脚黄、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一起煮成菜饭 。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 , 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节气 , 也是阴气最盛的时期 。 南京菜饭中糯米补中益气 , 健脾暖胃 , 能增强机体抵御寒邪的能力;生姜味辛性温 , 具有发汗解表 , 温肺散寒之功效 。 再加上南京特产矮脚黄、香肠、板鸭 , 药食双补 , 美味可口 , 冬日里吃完后特别暖和 , 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 吃糯米饭
推荐阅读
- 寒冷时节要四暖一补
- 冬季养生 驱寒6招
- 最好别混用 感冒药5忌
- 4款滋补食谱 助你轻松度过小寒节气
- 小寒后,这菜再贵也要买,孩子常吃不怕冷不感冒身体壮,比补品强
- 早上补阳,晚上补阴精力不足,熬夜的人就吃它吧
- 中年|小寒到来,抓住冬季养胃好时机,医生:少碰2食物,教你养胃护胃
- 小寒|小寒养生防癌策略——养肾保胃、护阳抗癌!
- 它含18种氨基酸,比肉还鲜!小寒后多吃,头脑聪明,个头长得快
- 中年|小寒如何养生 小寒这样养生疾病远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