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桩站桩口诀及站桩歌,最基本的站桩补气法


【站桩口诀】
站桩功 , 极容易 , 自然立 , 脚平行;-
脚距宽 , 与肩齐 , 膝关节 , 微弯曲;-
小腹松 , 腰背直 , 胸微含 , 眼平视;-
眼半闭 , 也可以 , 两手抬 , 腋半虚;-
手高处 , 不过肩 , 手低处 , 不过脐;-
手离胸 , 一卡距 , 两手间 , 一卡齐;-
手指间 , 夹烟似 , 嘴微闭 , 鼻呼吸;-
先定神 , 后立意 , 麻热胀 , 手部起;
守住它 , 莫着急 , 感觉到 , 再用意;
顺肢延 , 走遍体 , 全身有 , 不为奇 。

养生桩站桩口诀及站桩歌,最基本的站桩补气法
本文插图



王芗斋先生为《站桩歌》曰:
发系云天脚踩地 , 两臂松撑抱球圆;
十指茫茫放光线 , 气平心静体自安;
全身虚灵随风动 , 慢如游泳空气间;
向上托起千斤力 , 向下浮按水中船;
【养生桩站桩口诀及站桩歌,最基本的站桩补气法】松紧自如得整劲 , 身体强壮似神仙 。

养生桩站桩口诀及站桩歌,最基本的站桩补气法
本文插图



认识站桩—站桩的来源
站桩一道 , 起于何时 , 虽已无从查考 , 但在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素问》篇中 , 就有“上古有真人者 , 提挈天地 , 把握阴阳 , 呼吸精气 , 独立守神 , 肌肉若一 , 故能寿蔽天地”的记载 。 说明早在古代 , 作为养生健身术之一的“站桩”已经出现 。
据《道藏》中记载 , 道家全真派七个支派之一的王玉阳真人 , 修炼大道时曾“偏翘一足 , 独立者九年 , 东临大海 , 未尝昏睡 , 人呼为‘铁脚先生’” 。 由此可知 , “站桩”也是道家修炼的一种“筑基功” 。

养生桩站桩口诀及站桩歌,最基本的站桩补气法
本文插图



百姓喜欢的中国功夫拳术界有句谚语 , 叫“练拳无桩步 , 房屋无立柱” 。 也就是说 , 要想把“一招一式”的拳家精髓表达出来 , 身体中必须要有一股“内劲” , 这股“内劲”靠什么练就出来呢?只有通过站桩的“大动不如小动 , 小动不如不动 , 不动之动 , 乃是生生不已之动”才能修炼出来 。 可见站桩作为充实身体“内劲”的重要基本功 , 早已被融入到各家拳术当中 。
依门派不同 , 拳术界的站桩有“太极桩”“八卦桩”“形意桩”“马步桩”等等 。 尽管各门派站桩方法和姿势不同 , 但其目的都是为了达到“拳以桩为根 , 桩以拳显神”“寓桩于拳 , 拳桩合一”的境界 。

养生桩站桩口诀及站桩歌,最基本的站桩补气法
本文插图



站桩的作用—增强内力培补元气
站桩 , 顾名思义 。 站 , 就是站立;桩 , 就是身体下部犹如埋在土里的桩子一样稳固扎实 。 站桩 , 是通过站姿体势和意念活动相配合的方式(简称形意结合) , 在“动静相济”中达到增强免疫力、疗愈疾病、再造体质、增长内劲、精神内守、颐养身心等作用 。
道家养生认为 , 决定人的寿命长短和生命质量的核心是元气 。 气有先天与后天之分 。 从母体中带来的先天之气就是元炁 , 后天吸收的水谷精微之气是营气、卫气 。 古人把先天之炁称之为“炁” , 后天呼吸之气才是“气” 。 人生初始 , 元炁是丰满充足的 。 老子形容先天之炁充足的人是“骨弱筋柔而握固” 。 然而 , 随着年龄的增长 , 人体不可避免地要承受外在环境中风、寒、湿、邪的侵袭以及不良情志的侵害 , 先天元炁也会随之逐渐耗损 , 人体免疫力就像作战部队兵力受损一样 , 抗打击能力也逐渐下降 , 病来如山倒 。 同样患上感冒的小伙子和老婆婆 , 前者不吃药也很快就能恢复 , 而后者却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痊愈 。 为什么?这正是各自身体内的“兵力”不同而显出的差别 。
汽车有动力才能行驶 , 轮船有动力才能航行 , 飞机有动力才能在天空翱翔 。
人体的生命运转 , 也同样需要一种动力 , 这种动力就是“气” 。 人体若是没有了这个动力 , “气滞”就会“血淤” , 血凝固不动 , 生命就会终结 。 所以说 , 人死了叫“断气” , 呼吸困难叫“上气不接下气” 。 可见 , “气行则血行”“气为血之帅” , 气是生命之本 。 如果将人比做一棵树 , 气就是树根 , 身体就是树干和树叶 , 根扎的深才能枝繁叶茂 , 养气就是养根 , 气足则寿长 。 我们将气养足了 , 病来将挡 , 水来土掩 , 身体才会“不怕邪” , 才能百病不侵;如果根基不牢 , 树干和树叶就会枯黄 。 这就是《黄帝八十一难经》中说的“气者 , 人之根本也 , 根绝则茎叶枯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