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千古名方,8味药,排出湿邪,改善体质,搞定全身皮肤瘙痒!


很多人学习经方的时候会觉得大部分的方子都是治疗人体“里面”的症状比较多一些 , 比如头痛、腹泻、慢性胃炎、瘀血、阳虚等等 。 但实际上 , 经方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 如果您觉得有些好奇的话 , 不妨看看今天之所讲 。
我们在平时生活中 , 除了经常受到感冒、鼻炎、便秘等疾病的困扰之外 , 还总是被一些皮肤疾病所折磨 , 比如皮肤瘙痒 。
一张千古名方,8味药,排出湿邪,改善体质,搞定全身皮肤瘙痒!
本文插图


皮肤瘙痒症多见于成人 , 是一种仅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性皮肤损害的皮肤病症状 。 皮肤瘙痒常从一处开始 , 逐渐扩展到全身 。 常为阵发性 , 尤以夜间为重 , 严重者呈持续性瘙痒伴阵发性加剧 , 饮酒、咖啡、茶、情绪变化、辛辣饮食刺激、机械性搔抓、温暖被褥、甚至某种暗示都能促使瘙痒的发作和加重 , 对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
那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给大家介绍一个方子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 组成:麻黄6克 , 连翘9克 , 杏仁9克 , 赤小豆30克 , 大枣12枚 , 桑白皮10克 , 生姜6克 , 炙甘草6克 。 这是出自《伤寒论》里的一个方剂 , 可治湿热兼表证 , 对刚刚我们所说的皮肤瘙痒很好 。
实际上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治疗范围很广 , 临床上凡是以皮肤瘙痒、水疱、糜烂、渗出等为特征的皮肤科疾病 。 如荨麻疹、急性湿疹、红皮病、脂溢性皮炎、寻常性痤疮、水痘、玫瑰糠疹、病毒性疱疹、过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狐臭等属湿热者 , 皆可以用之治疗 , 且临床作用很好 。
那关于这个方子具体适用于什么情况 , 又有哪些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呢?您不妨接着往下阅读 。
医案(一)
下面我们就先来说两个医案 。 第一个是刘渡舟老先生的医案 , 单单说是刘老的医案不太恰当 , 因为这个医案里还有郝万山教授 。 刘老不仅学术造诣极高 , 而且从事中医教育30多年 , 为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著名经方大师郝万山教授就曾跟师过刘老 , 所以大家就能知道这个医案一定是有分量的 。
1976年唐山地震前夕 , 大概4月份 , 郝教授和刘渡舟老师带着一些学生同学到唐山地区抚宁县开门办学 。 期间 , 有一个同学得了荨麻疹 , 痒得一夜一夜睡不着觉 , 并且有微恶寒、舌苔白腻的症状 。 一开始这个同学找郝教授看 , 郝教授就用一般的凉血的、燥湿的、袪风的、止痒的药给他用 。 但是吃了三天药 , 这小伙子还是一夜一夜睡不着觉 , 到了晚上就痒 。 然后这个小伙子就又去找郝教授了 , 说:“老师 , 吃了您三付药了 , 还是不好 。 ”
一张千古名方,8味药,排出湿邪,改善体质,搞定全身皮肤瘙痒!
本文插图


正好郝教授和刘老在一个房间 , 便让刘老给看看 , 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
刘老:“你说这是什么脉象?”
郝万山教授说:“这小伙子瘦 , 这个脉轻轻地一摸就摸到了 。 ”
刘老说:“什么脉轻轻地一摸就摸到了 , 你说它是不是浮脉?”
郝教授说:“老师 , 他没得感冒 , 能说他是浮脉吗?”
刘老说:“没有得感冒就没有浮脉了?这个小伙子什么地方痒呀?”
郝教授说:“皮肤痒 。 ”
刘老说:“皮肤是表还是里?”
郝教授说:“皮肤当然是表啊 , 不是里啊 。 ”
刘老说:“既然皮肤痒是表 , 脉又轻取即得 , 当然是表证呀 。 ”
郝教授说:“老师 , 这是表证?”
刘老说:“是呀 。 ”
郝教授说:“那怎么办?表证就该发汗啊 。 ”
刘老说:“是啊 。 ”
郝教授说:“那用什么方子?”
刘老说:“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 ”
后来刘老又嘱咐小伙子 , 把药拿过来之后 , 白天不用吃的 , 每天晚上临睡觉之前 , 吃上之后多喝一点热水 , 盖上被子发汗 , 连发三天汗 。 连发了三天汗 , 这小伙子荨麻疹不起了 , 后来郝教授发现他身上脱了好多屑 , 荨麻疹就好了 。
一张千古名方,8味药,排出湿邪,改善体质,搞定全身皮肤瘙痒!
本文插图


医案(二)
大家可能已经从第一个医案发现一些端倪了 , 咱们再接着往下看 。 王忠民老先生主张中西医结合 , 取中西医之长 。 临床擅长妇科 , 兼顾内、儿科 , 对一些疑难重症有独到之处 。 曾与他人合撰医著《幼科条辨》、《中医精华浅说》、《经方研究》 。
医案:孙姓 , 男 , 59岁 。 患慢性支气管炎12年 。 几日前不慎受凉后宿疾再作 , 发热恶寒 , 无汗而咳 , 头痛身重 , 喘不得平卧 , 胸闷气急 , 咳吐痰量多而粘 , 色微黄 , 纳呆恶心 , 小便不利 , 下肢浮肿 , 舌质红 , 苔黄腻 , 脉浮略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