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急性心衰险象环生,六旬男子ICU里治疗两周获得手术机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采访人员 台雪超
日前 , 66岁的邹先生散步后突发心梗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立即为他开通绿色通道救命 。 但随后 , 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 原来男子患严重心衰伴室间隔穿孔 , 死亡率高达90% 。 最终经过多学科接力 , 男子闯过重重关卡 , 挽救了生命 。

手术后急性心衰险象环生,六旬男子ICU里治疗两周获得手术机会
本文插图
【手术后急性心衰险象环生,六旬男子ICU里治疗两周获得手术机会】


散步后突发心梗
胸痛中心开通绿色通道救命
2020年10月29日下午 , 邹先生散步后 , 突然出现了胸痛、胸闷、憋气等症状 , 同时伴有肩背部疼痛、大汗、头晕 , 自服速效救心丸症状缓解不明显 , 家人立刻带邹先生来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急诊就诊 。
经过与心内科会诊 , 判断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冠脉造影检查发现,患者右冠状动脉近段完全闭塞 , 其余两根冠状动脉血管也存在严重狭窄 。 介入手术后 , 开通了右冠状动脉 , 患者胸痛症状得到了缓解 , 返回心内科病房继续治疗 。
转到心内科病房的邹先生及家属 , 本以为已经躲过死神的威胁 , 没想到新的问题出现了 。 术后不久 , 患者突然出现反复憋喘 , 咳粉红色泡沫痰 , 呼吸急促 , 氧合、血压持续下降 。 心内科医生马上判断患者可能出现了严重的急性心力衰竭 , 随后将患者转入了重症医学科(ICU)进一步治疗 。
手术后急性心衰险象环生,六旬男子ICU里治疗两周获得手术机会
本文插图


患者在ICU病房接受治疗
严重心衰伴室间隔穿孔死亡率高达90%
面对病情复杂的患者 , ICU团队争分夺秒 , 维持血压 , 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氧供应 。 患者病情急转直下的原因是什么呢?迅速完成床旁超声检查后 , 结果令所有人倒抽了一口凉气 , 患者的左心和右心室之间有个14mm大的穿孔(后间隔穿孔) , 左室下壁室壁瘤形成 , 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 , 肺动脉高压(中度) , 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 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 死亡率高达90% 。
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 但急性期患者的心肌处于炎症水肿状态 , 身体各方面指标差 , 血压只能勉强维持 , 无法手术 。 这也意味着患者抢救难度极大 , 且随时游走在生死边缘 。
考虑到患者心功能差 , 为维持血压已经用了很大剂量的升压药物 , 但他的身体情况还不足以承受手术 。 ICU医生果断联系心外科医生 , 在床旁为患者实施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 , 以提高主动脉内舒张压 , 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和改善心肌功能 。
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异常 , ICU团队高度重视 , 时刻关注患者的入液量、尿量、大便情况 , 每日多次行床旁超声评估病情 。 重症医学科特聘专家吴大玮教授带领团队反复讨论治疗方案 , 调整抗菌药物 , 患者的感染情况逐渐好转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 在ICU治疗期间 , 患者因休克又相继发生了肝脏、肾脏、胃肠道等多器官的功能障碍 。 期间 , 医院组织多学科会诊10余次 , 其中大会诊5次 , 多学科齐心协力 , 帮助患者度过一次又一次危机 。
闯过重重关卡迎来短暂手术机会
多学科接力生死营救
ICU治疗1周后 , 患者血压逐渐平稳 , 肺功能明显改善;治疗2周后 , 患者苏醒 , 医护人员多次尝试脱机后 , 终于顺利拔除了气管插管 。
期间心外科医生时刻与ICU保持密切联系 , 随时做好进一步手术治疗的准备 。
终于 , 患者越过重重艰险 , 进入难得又短暂的稳定期 , 转入心外科ICU 。 患者转入心外科ICU后 , 病情仍然不稳定 , 反复出现心衰症状 , 咳泡沫痰 , 血压不稳 , 需要大量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支持 。 因患者病情危重 , 室间隔穿孔较大且位置少见 , 心血管中心副主任兼心外科主任孙文宇教授带领团队反复讨论 , 最终在2020年12月4日10点 , 为患者进行了全麻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穿孔牛心包片修补+前降支/旋支冠脉搭桥手术 。 经过麻醉科紧密的配合 , 手术顺利结束 , 患者安全回到心外科ICU 。
术后第3天 , 患者逐步恢复 , 拔除气管插管 。 第5天 , 拔除了应用41天的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 。 第9天 , 转入心外科普通病房……至此 , 经过多学科接力 , 终将危重濒死患者挽救回来 。
2021年1月9日 , 患者病情平稳 , 终于顺利出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