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这样运动,受益的不仅仅是血压,更有利于保护心血管
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约为27.9% , 这意味着平均每个家庭可能有一位成员患有高血压 , 更重要的是部分患者依然没有积极控制血压 , 数年以后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会不同程度增加 。 运动作为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治疗 , 既可降血压 , 又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 还可延年益寿 , 但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未运动 , 即使运动也并未达到预期效果 。
本文插图
血压升高与多种因素有关 , 食用盐、高钠调味品、高钠加工食品摄入过多 , 升高了血钠浓度 , 会引起血压升高;新鲜蔬菜水果摄入较少 , 以致钾盐摄入不足 , 也会引起血压升高;吸烟、过量饮酒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肥胖、工作负荷过重、长期焦虑或抑郁也会引起升高血压;缺乏运动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 而改变生活方式不仅可预防高血压 , 还有助于增加血压达标率 。
在生活方式干预上 , 已有大量证据表明高血压患者可从运动中获益 , 且运动的同时可改善血糖、血脂等指标 , 而血压、血糖与血脂异常均为心血管危险因素 , 长期存在可加速心血管病变 , 使心肌梗死、脑卒中的发生风险不同程度增加 。 尤其是高血压 , 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危险因素 。 新近统计发现 , 高血压的死亡人群中约69%死于脑卒中 , 约54%死于心肌梗死 。 因此 , 运动的同时降低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 也延长了高血压患者的寿命 。
本文插图
当然 , 几乎所有高血压患者均知道运动有助降血压 , 不少高血压患者确实也在坚持运动 ,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运动后血压是否真的受益了?相信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未关注这个问题 , 这也就导致了同样的血压水平 , 为什么部分高血压患者可迅速控制血压达标 , 数年后心脑血管依然可保持较好的健康状态;而部分高血压患者在药物的干预下血压依然反复波动 , 即使进行了降压治疗 , 数年后依然发生了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 当然 , 运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是使高血压患者长期受益的降压方式 , 因此 , 虽然运动可降低收缩压与舒张压 , 但可能不会立刻出现在运动后 。 至于运动后血压是否受益 , 高血压患者可通过运动时的生理变化与运动时间等初步判断 。
本文插图
缺乏运动之所以易发生高血压 , 是因为血流动力学、代谢状态等发生了异常 , 运动的目的在于使心跳加速、增加血液流速从而改变血流动力学 , 使呼吸频率加快以促进氧的交换与利用 , 使血糖、血脂等利用增加从而改善代谢状态 , 出现这些变化时才能达到理性的运动效应 。 因此 , 我们在运动时若能感受到心跳加快、呼吸稍促与微微出汗 , 说明当前的运动状态能使我们受益 。 而可供选择的运动方式也较多 , 主要包括:
有氧运动 。 有氧运动需要全身肌肉参与且持续较长时间 , 通过增加氧气的利用与代谢来增加心肺耐力 , 常见运动方式有快走、慢跑、游泳、骑车、打太极、广场舞、乒乓球等 。
抗阻运动 。 抗阻运动通过增加肌肉的负荷达到运动效果 , 重在强调对力量与耐力的训练 , 常见运动方式有平板支撑、俯卧撑、平举或侧举哑铃、卧推杠铃等 。
伸展运动 。 伸展运动可改变身体的柔韧性、放松肌肉可减轻运动疲劳 , 也有助于改善代谢 , 如肩胛伸展、上背部伸展、小腿伸展、膝顶墙伸展等 。
本文插图
这些运动均可使血压受益 , 但建议以有氧运动为主 , 这是因为有氧运动的强度、时间比较适合高血压患者 。 运动强度有低中高等之分 , 要想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 , 运动强度至少应保持在中到高等 , 同时应将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上 , 才能使血压受益 。 而有氧运动节律性强易于坚持 , 同一种运动方式可在中到更等强度之间进行调节 , 因此是高血压患者理想的运动项目 。 但运动的强度不同 , 单次运动的时间也不一样:若选择中等强度运动 , 每次至少运动30分钟 , 每周至少应坚持运动150分钟;若选择高等强度运动 , 1分钟高等强度运动相当于2分钟中等强度运动 , 因此每周至少应运动75分钟 。 当然 , 身体能耐受的情况下 , 进一步增加运动时间 , 如每周进行30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或150分钟高等强度运动 , 血压、心血管受益更大 。 但高血压患者如何掌控运动强度呢?同一种运动方式 , 怎么判断当前状态是中等强度还是高等强度呢?
推荐阅读
- 胆囊息肉患者能吃虾吗
- 高血压能喝普洱茶吗
- 便秘能吃白芍吗
- 高血压能吃鲳鱼吗
- 舌两侧溃疡 原来这样吃最有效
- 血压高患者能吃榴莲吗
- 高血压的药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呢?
- 高血压能吃鱼板吗
- 高血压能吃蒲桃吗
- 高血压能吃袖珍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