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影像学表现
一、简述
- 布氏杆菌病又称布鲁氏菌病或波浪热 。
-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
- 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羊种菌 , 次为牛种菌 。
- 布氏杆菌主要通过体表粘膜接触进入人体 。
- 有接触牛、羊等家畜、从事皮毛加工、饮用过未经消毒灭菌的乳品等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
- 该病最易侵犯脊柱 。
以高热、多汗、头痛、关节痛、睾丸炎、肝脾肿大为典型临床表现 , 发热以波状热为主 。
三、实验室检查
病原体分离
- 血清凝集试验:布氏杆菌抗体滴度1:160以上有诊断价值 , 有较高特异性
- 补体结合试验:1:16以上阳性对慢性布病有较高特异性
- 抗人球蛋白试验:比凝集法灵敏100倍 , 特异性也好
四、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颁布的布氏杆菌病诊断标准
- 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
- 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
- 实验室检查:病原体分离、血清凝集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
五、病理学表现
镜下可见病变区组织细胞增生 , 增殖性结节和肉芽肿形成 , 而骨髓腔内肉芽组织增生 , 其内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浸润 , 可见成片类上皮细胞组成的结节性病灶 。
六、布氏杆菌脊柱炎的MRI表现
- 边缘型骨质破坏最常见 , 病灶呈多灶性 , 多侵害1~2个椎体上缘 , 少数为3个椎体 , 椎体破坏较局限 , 无椎体压缩征象 , 椎体增生硬化;
- 伴有椎旁软组织和椎间隙小脓肿 , 腰大肌脓肿不常见 , 脓肿不超过病变椎体长度 , 无脓肿流注的直接征象;
- 周围脂肪间隙清楚 。
1、药物治疗:以抗菌治疗为主 , 同时给予护肝、支持治疗
2、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①经药物治疗1~2个疗程无效或全身症状减退 , 但顽固性剧烈腰痛 , 或仍伴有发热 。
②脊柱不稳定;
③椎间盘破坏;
④椎旁脓肿或腰大肌脓肿;
⑤脊髓或神经根受压 。
病例1 :患者 , 男, 42岁 , 症状:腰痛 , 全身肌肉酸痛 。
1-6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L3、4
本文插图
7-18
本文插图
病例2 :患者 , 女 , 52岁 , 间断发热2月余 , 体温最高40℃ , 伴畏寒、寒战;自发病以来 , 有双下肢肌肉疼痛 , 发热时明显;行体格检查:腰2-3棘突区压痛;血清凝集试验:1:200;抗结核抗体(―);肿瘤标记物( ― )
本文插图
T12、L1
病例3:患者 , 男 , 42岁 , 腰痛伴腰部活动受限4月余 , 近2月高烧 , 最高39℃ , 大汗及寒战;养羊3-4年 , 血清凝集试验:1:200 。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L4、5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影像学表现】病例4:患者 , 男 , 63岁 , 无养羊史 , 自述经常吃羊肉串 , 颈部疼痛1月余 , 2周前曾发烧 。
本文插图
C3、4
本文插图
5-18
本文插图
6-12
鉴别诊断—
一、脊柱结核
- 脊柱结核疼痛轻微 , 多发生于胸、腰段 , 易楔形变、易形成椎旁脓肿 , 脓肿有流注趋势 , 椎体破坏区内死骨为其特征性表现 , 椎间隙狭窄或消失是脊柱结核一个非常重要的征象 。
- 多数血沉快 , 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 。
推荐阅读
- 急性阑尾炎手术后的饮食问题
- 神经性皮炎食疗方法
- 遗精过多有药膳治疗
- 风湿性心脏病吃什么较好
- 吃什么补血 荐五款女性补血养颜的食疗方法
- 早上要吃饱的重要性有哪些
- 慢性胆囊炎饮食注意
-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饮食疗法
- 消化性溃疡吃什么食物呢?
- 病毒性喉炎的饮食保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