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有一定遗传风险,7类高危人群要注意,及早筛查是关键
“癌症竟然也会遗传?女儿 , 你要不要也去医院检查一下?”
【乳腺癌有一定遗传风险,7类高危人群要注意,及早筛查是关键】周姨今年56岁 , 两个月前确诊乳腺癌 , 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 , 从医生那里了解到乳腺癌有一定的遗传概率 , 担心女儿被遗传 , 于是劝女儿去做基因筛查 。
乳腺癌的遗传概率
癌症具有遗传易感性 , 研究发现至少有22种癌症属于遗传疾病 , 会在家族之间世代相传 。 其中 , 乳腺癌、胃癌、肠癌、肝癌、鼻咽癌等具有较高遗传率 。
调查显示 , 在所有乳腺癌中 ,约10%的患者具有家族聚集性 。如果在一个家族中 , 有2个或2个以上具有血缘关系的成员患有乳腺癌 , 那发病风险会比普通人群高2~3倍。
本文插图
哪些人群遗传概率更高?
绝大多数遗传性乳腺癌与BRCA 1/2基因突变有关 , BRCA1/2基因是抑癌基因 , 研究发现 ,有BRCA基因突变的人群 ,乳腺癌的风险最高可增加至70%- 80% 。
在临床上 , 除了家族成员中有 已知的BRCA1/2基因致病性突变人群 遗传风险较大之外 , 下列人群也要注意:
1.家族里有≥1位双侧乳腺癌患者
2.父系或母系里有≥1卵巢癌患者
3.家族里有≥2位乳腺癌患者
4.一级或二级亲属里有≤45岁乳腺癌者
5.父系或者母系里有≥1成员同时患乳腺癌及其他癌症(包括胰腺癌、前列腺癌等)
6.家族里有男性乳腺癌患者
高危人群如何检测遗传风险?
不过 , 大多数乳腺癌都是散发性的 , 家族性/遗传性乳腺癌只占5%-10% , 因此不必过于惊慌 , 但是也不能不管不顾 。 对于家族性/遗传性乳腺癌高危人群来说 , 建议进行BRCA基因突变检测 。
BRCA1/2基因是评估乳腺癌、卵巢癌和其他相关癌症发病风险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 目前国内对于BRCA基因检测一般采用下一代测序的方法 。
本文插图
数据显示 , 我国约有1/4的卵巢癌患者BRCA基因突变 。 其中 , 检出率以有乳腺癌家族史 , 并且家族史中患乳腺癌的家庭成员超过1人以上的人群居多 。
有人会问 , 当被查出BRCA1/2基因的时候 , 意味着最终结局一定是乳腺癌或卵巢癌吗?其实未必 , 存在BRCA基因突变 , 只是增加了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 , 不等同于一定会患乳腺癌和卵巢癌 。
对于存在BRCA基因突变的高风险人群来说 , 尽早做预防性手术 , 切除乳腺和卵巢 , 可以将风险降低至正常人的水平 。
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为了预防乳腺癌和卵巢癌 ,果断切除了卵巢、输卵管和双侧乳腺, 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于家族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关注 。 据报道 , 安吉丽娜·朱莉的家族中有三位女性年轻时都患乳腺癌或卵巢癌 。 经过基因检测 , 也确认了安吉丽娜·朱莉携带有BRCA1突变 。 统计数据预测 , 安吉丽娜·朱莉70岁之前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都超过50% 。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教授、首席研究员Steven Narod表示:“我们有强大的理论基础来推荐带有BRCA1突变基因的女性最好进行卵巢切除手术 , 且最好在35岁之前做 。 ”
但是 , 也有人提出疑问:只是50%的几率而已 , 安吉丽娜·朱莉有必要对自己那么狠吗?可以说 , 切不切都可以 , 这是一个拼概率拼人品的个人选择问题 。 但是 , 显而易见的是 , 携带BRCA突变基因的女性 , 做了预防性切除手术之后 , 卵巢癌的发生几率减少了80%-90% , 乳腺癌的发生几率减少了50% , 在控制癌症上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
本文插图
如果有生育需求 , 也可以选择不做预防性切除手术 , 通过常规筛查、预防性药物、治疗性药物等方式降低发病风险 , 既不用承担手术风险 , 也避免了术后产生的副作用 , 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风险 。
总的来说 , 切不切 , 要看医生的诊断和病人的选择 。
高危人群日常如何注意防范
高危人群除了每年定期做乳腺癌筛查, 及时发现异常之外 , 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 不吸烟、不喝酒 , 少吃或不吃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 避免熬夜 , 规律作息 , 适当运动等 , 全面增强身体素质 , 有助于降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 。
对于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来说 , 癌症发病率虽然比普通人要高 , 但并不是意味着就一定会发病 。 只要做好预防措施 , 即使体内携带基因突变 , 也能和平共处 。
推荐阅读
- 眼皮跳的食疗方法都有什么
- 灵芝吃了拉肚子怎么回事
- 遗精过多有药膳治疗
- 护肝明目的食物有哪些
- 舌两侧溃疡 原来这样吃最有效
- 治疗咳嗽的食疗法有哪些?
- 患有尿毒症病人可以吃榴莲吗
- 年轻人高血压不能吃的食物有哪些
- 早上要吃饱的重要性有哪些
- 皮肤过敏能吃熏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