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反思|对中职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的再反思( 二 )



⑶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 。中职学生缺乏正确学习态度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在对语文基础课教学的重要性的无知 。大多数学生对上职校以及文化基础课对自身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偏差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选择上职校一是因为无奈 , 普通中学进不了 , 只好来上职中;二是为了学一门技术 , 毕业后找份工作 , 至于是否是为了多学一点文化知识 , 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 从来没有想过 , 也觉得文化水平的高低与将来当工人没有多大关系 。”并且在 “职业”的导向性影响下 , 他们的学习动机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功利性的特点 , 学生们“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的现象比较明显 。

1.2教师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 那就是大多数的老师都是采用传统的 “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主 , 漠视学生的独特性 , 自主性 , 把自己的观点、思想强行灌输给学生 。上课时口若悬河 , 古今中外 , 家事、国事、天下事 , 滔滔不绝 , 面面俱道 。暴露了中职生的语文课堂主要表现出“四重四轻”的特点:1.重知识传授 , 轻能力培养;2.重理论灌输 , 轻实践教学;3.重形式说教 , 轻习惯养成;4.重共性教育 , 轻个性引导 。特别是中职学校现代教学设备不足 , 教师基本延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 , 这样的课堂教学容易让老师疲惫 , 学生容易劳累 , 教育教学的结果只求知识复现的正确性而完全忽视学生的体验能力 。

1.3教材问题

⑴现有中职语文教材内容多、容量大 。由于课时量减少 , 一套共四册的语文教材往往只用一、两册 , 教学中不能体现整个教材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 。

⑵中职语文教材更新慢 。多年来 , 一直使用一套教材 , ()教师的“教”变成了一种简单的重复工作 , 教学中缺乏应有的生气 。教学内容陈旧 , 离学生的生活越来越远 , 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 。

⑶没有突出中职教育的特点 。现有的教材大多缺乏对中职学生的全面考虑 , 不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新的职业教育教材观 。

⑷不同专业的语文教学目的与要求大体一致 , 不能充分体现出不同专业类别的不同要求 。无论是烹饪工艺、旅游管理等文科类专业还是机电机械、化学工艺等理科类专业 , 语文教师使用一式的语文教案、一致的语文进度、一样的语文试卷 , 甚至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要求都相同 , 这就不可能适应、实现语文教学为专业服务的时代要求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