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二 )
职业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对学生实行“学分制”评价制度 , 使教师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学业评价的正确方式 , 促进全体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
6、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 保障课改计划有效实施 。新课程实施势必对学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 对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学生管理方式和评价方式产生冲击 , 为此 , 教务处、教科室、各年级组、教研组要积极探索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 建立和健全适应新课程实施需要的各项管理制度(如教学管理制度、研究性学习管理制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学生学习评价制度、教师培训制度等) , 以保障学校课改计划的有效实施 。
三、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
根据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要求 , 以及学校发展的现有条件 , 目前 , 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可供选择的校本课程 。基础型课程——17门课程(严格按课程计划实施);拓展型课程——学科类拓展共31门课程 , 本学期正在实施的有19门(其中一门是外教课) , 活动类拓展20多门 , 兴趣讲座每学期10场 , 还有专题教育、班团队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另外 , 探究型课程若干门(根据学生探究情况而定) 。
校本课程结构体系如下:
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的构建 , 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 , 拓展学习时空 , 丰富学习经验 , 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 ,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 提高教师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的能力 , 有助于实现专业发展;更有利于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
篇二: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本学年 , 我校课程改革工作将围绕“课程改革是重心 , 教育科研抓创新”的总体工作思路 , 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指导 , 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区基础教育工作精神 , 本着“稳中求进、适度发展、扎实工作、务求实效”的原则 , 推进“教育强县”发展工程;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统领 , 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 , 更新教育观念 , 改革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 提高育人水平 ,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 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 , 特制订本方案 。
推荐阅读
- 房地产开盘策划方案
- 中年人生感言
- 关于母亲节的感言
- 小学教师师德感言
- 书法比赛获奖感言
- 2013年研究生毕业感言
- 小学教师国培感言
- 欢送退休感言
- 中国人的精神|中国人的精神读后感
-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读《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