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六 )



5、在课程改革中提高干部教师素质研究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 , 改革并不断完善教研和培训工作的内容、方式与方法 , 探索以教学改革为中心 , 以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为基础 , 以参与式为重要形式 ,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 , 充分利用一切教育资源的干部教师培训模式 。

6、适应新课程的学校教学管理研究 。新的课程设置 , 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课程的实施 , 将给学校教学管理带来一系列新问题 , 学校将从课程实施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 , 教师将从教材使用者成为教材完善者 , 由此带来的教学管理、教师管理与学生管理等新问题 , 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找到解决方法 , 因此课程改革过程也是学校建立与现代教育观念相适应的、着眼服务于学生发展的新的管理体制的过程 。

三、实验的主要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 , 加强管理 。

组长:田德久

副组长:陈庆英、齐德山、曹锡英

组员:郑云兴、岳树明、郑春雨、程国兴、刘文奇、刘建东、芮义、、常贺平、陈维康、马少跃 。

2、加强过程管理 。

统计、积累新课程改革执行标准过程中的各种资料 , 每月进行实验情况总结 , 每学期总结出阶段性实验成果等 。

3、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研究、交流制度 。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 , 每两周组织一次课程改革实验的专题教研活动 。年级组、备课组、每周实行集体备课研究制 。

4、加强宣传 , 扩大参与面 , 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

建立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机制 , 积极发挥各种媒体的作用 , 加强社会宣传 , 让社会了解、关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 引导社会各界参与讨论课程改革 , 倾听社会各界对新课程、新教材的意见和建议 , 为课程改革实验提供各方面的参考 。

5、制订并实施实验教师培训的管理制度 。

实行实验教师持证上岗 , 对课程改革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奖励 , 学习出勤有记录、教学情况有反馈、实验成果有评价 。

6、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 。

通过举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列理论讲座 , 开设课程改革专题教学研究活动 , 组织骨干实验教师赴其他课程改革实验区参观学习 , 开辟课程改革网站等 ,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 提高实验的有效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