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五 )



4、探索符合课程改革精神的“小班化教育”教学策略和模式 , 改变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大钟学习的现状 , 建立平等互动 。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 ,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 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

5、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评价体系 , 改变教学评价过于注重甄别与选拔功能的倾向 , 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作用 。

6、建立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 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有机结合 , 形成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改革与教学研究机制 。

7、创设全社会(或社区)共同关心支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良好环境 , 形成家长和社区公民理解、支持并主动参与教育改革 , 积极为课程改革提供条件的和谐环境 。

二、实验的主要内容

1、一年级对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性实验 。对新课程的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进行系统、完整的研究 。实施并验证课程设置方案 , 验证并修订各科课程标准 , 为国家正式颁发各学科课程标准及相关文件做好准备 。

2、加入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研究力度 。以英语 , 信息技术、心理健康和形体等方面的教育为主要内容 , 以逐步加大对选修课的开发与研究为重点 , 稳步推进并不断完善地方和学校课程的建设和管理 , 形成具有大钟特色的课程与教材体系 。

3、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小班化教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研究 。通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引导教师充分认识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所体现的教育理念 , 树立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服务的思想 , 探索师生平等 。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式 , 研究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等教学模式 , 研究充分体现新课程三个基本目标的教学策略 , 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途径 , 实现教学的深刻变革 。

4、与课程改革同步的教学评价与考试改革 。开展学生学业评价研究 , 不仅关注学生学习成绩 , 更要重视学生多方面潜能 , 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 不仅关注结果 , 更重视成长过程 , 形成不以考试作为唯一手段 , 能够客观反映学生发展状况 , 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评价方式 。改变单纯以学生学习成绩评定教师教学水平的做法 , 逐步形成内容多元 , 形式多样 , 引导分析和反思 , 激励教师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教学水平的教师评价体系 。探索符合素质教育要求 , 有利于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学校教学评价办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