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交流材料|怀柔区语文教研活动交流材料( 五 )


1.有效地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和方法的转变
实验教师通过对课题地探究与实践,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逐步认识到:提高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的主体兴趣和需要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多样、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 。
实验教师利用多种手段,努力营造学生习作能力发展的教学氛围,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关注学生的不同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和感受 。她们给予学生更多的是有情有味富有激励性的褒奖,教师关注学生发展的学生观正在悄然形成 。
2.使习作教学成为一泓活水
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教师们时刻关注了习作的主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实验教师定期召开家长会,相互沟通反馈信息,共同促进学生发展,形成了良性循环,使习作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泓活水 。
3.培育了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
实验教师把研究寓于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中,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学生忘我地陶醉在语言文字所表现的情感中,从而潜移默化地培育了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
四、下一步研究方向
1.进一步优化体验性习作的教学策略,尤其是作文评改课中写人记事的评改策略,读后感的评改策略 。
2.加大读写结合课的研究力度 。
3.整理、收集课题材料 。
4.推广课题经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