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育新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的内容很多,既包括卫生保健本身的内容,如对环境的管理、对幼儿健康的管理、对幼儿生活的管理,也包括卫生保健教育指导 。
㈠环境管理:环境是人类生存条件的综合 。儿童在适宜的环境中生活,他们的成长与受教育才能得到保障 。反之,过差的环境不利于儿童的成长,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首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 。
1、创造良好的生活与教育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和活动的场所,应根据幼儿园的实际和园所条件,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室内外环境,使园舍、场地、设施等符合安全、卫生和教育要求;创设净化、绿化、美化和儿童化的环境,适合幼儿发展的特点和需要 。我们不仅要给幼儿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还要为其提供良好的精神环境,使幼儿能在愉快的氛围中生活和学习 。
2、环境的维护和保护
良好环境需要得到维护和保护 。园舍、设备和家具要及时维修,大型玩具要有专人定期检查、定期维修,以免发生危险 。注意保持场地清洁,及时清除污物 。幼儿园该当建立室内外环境的清扫制度,可以责任到人、分片包干的办法,并定期检查,为幼儿提供一个清洁卫生、美观舒适的生活环境 。
㈡健康管理:健康管理主要包括疾病预防、身体锻炼、心理健康、健康的检查与评估等方面 。
1、疾病预防:幼儿园要建立预防接种、消毒隔离、体格检查、环境和个人卫生等制度,完善各种防病措施,降低发病率,提高幼儿的免疫力,保护幼儿的生命和健康 。
⑴控制传染源:幼儿园要加强晨、午检检查 。幼儿及工作人员在进入幼儿园之前,都必须进行体格检查,并且要调查是否与传染病患者有过接触,以及在传染病后是否已过隔离期等 。每年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发现病人或带菌者,应延缓入园或隔离治疗 。国家对幼儿园传染病预防和隔离的规定(幼儿园要采取一切措施,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规定:应做好经常性的疾病预防工作,要求麻疹、脊髓灰质炎的接种率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白百破、卡介苗接种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预防接种建卡率达百分之百 。
为防止传染病的交叉感染,按规定,严格对与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幼儿进行检疫、隔离、观察,检疫期间不办理入托和转托手续 。园(所)儿童不混班,不串班,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特别要指出的是,对离园(所)一个月以上或离开本地返回的幼儿,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 。并要经过医务人员重新检查 。在社会上有传染病流行时,幼儿园要采取更加严格的防范措施,以保证在园幼儿不受传染病的侵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