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育新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制度( 三 )


3、心理健康:教师与幼儿要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师幼关系,能使幼儿感到安全、温暖、宽松、愉快,有利于幼儿的生活、学习和成长,还能使教育发挥最大的效益和功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另外,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幼儿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要让幼儿学会尊重他人;要培养幼儿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好品质,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 。为保证幼儿的心理健康,幼儿园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计划,制定相关的制度,使幼儿的心理健康得以落实 。
4、健康检查与评估:依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规定,必须定期为幼儿体检,防止传染病的流行 。在园幼儿的健康检查分两种,一是入园检查:婴幼儿在入园(所)前必须进行全身体格检查,合格者方能入园 。二是定期体检制度:幼儿园每年体检一次,每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进行健康分析、评价、疾病统计,建立健康卡片或档案 。
另外,要做好晨、午的检查和全日观察,认真做好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工作 。可以设立晨检卡片袋,详细记录幼儿健康情况,以便教师能全面观察,个别照顾 。
㈢生活管理:管理好幼儿的生活能够促进幼儿的健康 。
1、建立科学的生活制度:幼儿园应参照卫生保健制度,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考虑幼儿在园时间的长短和季节性等因素,制定适宜的生活作息制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中各项活动的顺序和时间 。(各年龄班应有自己的作息时间表、生活作息制度要动静结合、进餐与活动时间要结合季节变化做适当的调整、做到一般与个别照顾相结合)
2、营养膳食:第一要制定合理的膳食制度(规定进餐的次数、时间以及各餐的热量分配);第二计划膳食(将食物按营养需要原则和要求有计划地加以调配,从而保证合理营养的实现);第三定期计算(首先根据有关公式计算每人每日从膳食中所摄取的各种营养素量;其次要进行膳食评价,包括对幼儿各种营养素一日摄入量的评价、对热能食物来源的分析、对热能食物来源分布的评价、对蛋白质食物来源分布的评价)
二、卫生保健工作管理措施
(一)、抓好预防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对疾病与事故做到防患于未然 。同时要贯彻保教结合、保教并重的原则,注重积极的体格锻炼,进行健康教育,保证幼儿身体健康,促进生长发育 。
(二、)要有组织和制度的保证:
1、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大致包括:幼儿生活制度、儿童饮食制度、体格锻炼制度、防病工作制度、健康检查制度和安全制度等建立健全的组织与制度是做好卫生保健工作的保障 。
2、园里要有一名领导主管保健工作,同时还应建立一支包括班组保教人员、后勤炊事人员等组成的队伍,在组织上保证这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还要根据需要成立专项工作组织,如卫生检查小组、膳食管理小组、安全检查小组等,将重点工作与常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