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工作总结|县电子学籍建立工作总结
按照省教育厅教基[2009]5号文件要求,从2009年9月开始,我省对中小学学籍逐步实行电子化管理 。在我局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我县电子学籍建立工作顺利开展,截止2009年12月30日,我县电子学籍建立工作全部完成 。目前我县电子学籍管理学校小学286所,小学教学点27所,初级中学4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4所,完中初中教学部8个 。电子学籍管理学生共103578人,其中小学63859人,初中39719人 。通过一年来电子学籍建立、使用和管理,我们成长了一大批精通电子学籍管理工作的业务人员,学籍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学籍数据更加真实、准确 。现对整个电子学籍建立工作过程总结如下 。
一、电子学籍管理的基本原理
学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一身份证,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依据 。我县在2009年9月之前,只有完整的初中学生学籍,自2009年9月开始,小学学籍也由县教育局统一建立与管理起来 。电子学籍由学校学籍管理系统与教育局学籍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学校负责建立电子学籍,然后生成上报数据,教育局负责对学校上报的学籍数据进行审批与变动管理,生成审批文件后,让学校接收,至此,电子学籍管理环节才算完成 。
建立电子学籍首先要做的是将纸质学籍向电子学籍的过渡 。纸质学籍向电子学籍程序过渡转变由学校来实现,教育局负责审核学校上报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电子学籍数据与纸质学籍完全吻合,是学籍过渡的首要问题 。对初中而言,要将已有的纸质学籍与电子学籍核对,确保信息的准确;对小学而言,要建立人籍相符的学籍,确保没有重学籍、空学籍,因此电子学籍的初次建立工程量是相当浩大的 。
其次要正确使用电子学籍管理系统 。电子学籍建立要求学校学籍系统与教育局学籍管理系统相互配合才能完成 。电子学籍的录入有其特殊的格式要求,学校将纸质学籍转换成电子学籍,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甚至出现一些错误 。学校学籍数据有错误,必然使教育局服务器数据库发生故障 。修改学校学籍信息的错误与数据的错误,是教育局电子学籍管理的两大难题 。由于学校学籍管理员对电脑运用的熟练程度不同,经常性出现一些学籍管理的故障是在所难免的 。正确使用电子学籍系统,完成各种数据的生成、上报、接收是学校学籍管理员的难点工作 。
二、电子学籍建立的几个重要阶段
2009年9月,我县开始建立电子学籍工作 。至今,我们召开了四次电子学籍建立和使用工作培训会,经历了新生学籍审批、完整电子学籍建立、重学籍清退和错误信息修改、休复学学籍变动、转学和毕业审批等一系列的电子学籍管理工作环节 。
(一)、新生学籍建立审批阶段
推荐阅读
- 工作计划|初中班主任工作总结和计划范文2022
- 工作计划|2021个人工作总结和计划怎么写
- 工作计划|2022个人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 年终工作总结和计划范文
- 名人传读后感200字|名人传读后感300字
- 小学英语课本剧|小学英语课本剧观后感
- 学会提问读后感|《学会感动》读后感
- 堂吉诃德|《堂吉诃德》读后感
- 亲子共读读后感|《我要做好孩子》亲子共读读后感
- 亲子共读读后感|《父与子》亲子共读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