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实验课题|海淀区实验小学语文情境课题结题报告( 七 )


(1)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要遵循留白的原则 。
所谓留白原则,即给学生创设一种情境,给学生留下品味文本的空间 。例如:北师大版教材第九册《诺曼底号遇难记》中,学生体会当时船上一片混乱的场面,一开始剪辑了一段《冰海沉船》上的视频,本以为效果会非常好,课上学生的确被这段视频吸引住了,但是之后的讨论、朗读,学生动力都没有集中在文本上,他们的兴趣点还沉浸在影片震动人心的场景上,对于文本只是蜻蜓点水式的学习 。在平行班的试讲中,我们只给学生出示当时混乱的声音,没有出现画面 。声音给学生留下了一个空白的空间,学生主动在文本中寻找补白的内容 。这样的效果大大强于前者,尤其是朗读时配合声音的背景,可谓是情真意切 。
(2)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要遵循跳板的原则 。
所谓跳板原则就是在学生思维陷入死角的时候,使用一定多媒体手段的介入,使学生思维上出现跳跃,借此帮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理解教学的重难点 。例如: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金色的鱼钩》中,当时恶劣的长征环境,是当今孩子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一种情形,这样势必造成学生所谈的理解总是流于表面 。如果简短出示一段长征生活的视频,帮助学生借助跳板,拉近与那个时代的距离,这样学生就能够结合短片中描绘的画面和文本的重点词语,深入地感悟到红军战士的伟大品质,并由衷地佩服老班长这一人物形象 。在平行班的实验中,要求学生一遍遍读文,然后谈感受,学生的理解很肤浅,总在重复艰难、很苦等类似的词语上 。
(3) 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要遵循升华的原则 。
所谓生华原则就是在原有理解的基础上,借助多媒体手段营造的情境,使学生的理解能够深入到文本更深层次的内涵 。例如: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阅读大地的徐霞客》中,播放了一段飞机航拍祖国大地的录像,配以《大梦敦煌》的录音,使学生对理解徐霞客的锲而不舍、不畏艰难的精神时有了依托 。在随后的练笔活动中,学生以对联的形式,谈出对课文的深层次理解,现举例如下:
①锲而不舍著千古奇书,卓尔不群立雄心壮志 。
②苦行三十年如一日,踏遍中国,锲而不舍,不为艰险多重难 。
③跋涉九万里走一生,终著奇书,造福天下,不求功名为人世 。
这些对联不仅能照应中心,而且表明孩子的理解已经能够通过对联这种精炼的语言形式表述出来,说明多媒体所营造的情境达到了升华优化的作用 。平行班中没有使用多媒体,学生只能根据教师的例子简单变换几个词语,没有意义上的突破 。
四、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一)转变了教师的观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