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一中:百年名校的课改新路( 三 )
这一模式的运用,也带来了课堂上有目共睹的变化 。
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经历着一次次的头脑风暴,他们在课堂上集思广益,在思想的相互撞击中产生新的思维火花,得出许多意想不到的、富有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 。学生们不仅敢说了、会说了,也学会了如何评价别人的发言 。
据张浩韫回忆,一次,呼和浩特市市长同市教育局局长一行前来学校调研,立刻被学生们热烈讨论的氛围吸引了,而孩子们并“不太理会”前来观课的领导,或在小组激辩,或上台展示,没有一点儿“怯场” 。
“现在的孩子,胆子够大 。”市长从教室里出来后,笑着说 。
其实这是孩子平时练出来的 。
高二(9)班的一名学生说:“小组学习让学习成为乐趣,同学们畅所欲言,形成了一种宽松又不乏严谨,活泼却不失轻松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心态放松,讨论激烈,展示欲很强……”
“从前总是羡慕国外的教育,灵动自由,总是抱怨自己的学习环境过于呆板,直到高中时学校用‘导·学·评’模式进行教学,我才发现,原来学习也可以变得趣味十足……”一位名叫塔娜的学生说 。
“导·学·评”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带来了学生精神状态的变化,也带来了学习成绩的提升 。
在2014届内蒙古自治区学业水平测试中,呼市一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中政治学科取得自治区第一名,历史、地理、化学学科荣获自治区第四名,物理学科荣获第六名 。
“‘导·学·评’课堂教学模式在学校的全面铺开,营造了全新的课堂文化 。在这里,学生主动学习,教师积极引导,师生融洽相处,已经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态势 。”汤俊文如是说 。
打造阳光校园:从“学生第一”出发
课堂是学校的灵魂,在呼市一中的课堂上,“导·学·评”教学模式带来了师生关系的转变,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呼市一中的课堂文化,也真正将“学生第一”的理念落地 。
然而,学生的成长,还不仅仅限于课堂 。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呼市一中在各个方面为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发展创设无限可能的发展空间 。
“学校的价值在于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最大限度的可能,成长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 。”王允山说 。
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学校不定期开办名师大讲坛,邀请各界精英前来为学生讲学,这里面有从事生物工程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也有来自文化、音乐、美术等多个领域的专家 。
“让学生了解各个领域最新的信息,丰富他们的知识面 。说不定某一次讲座甚至是某一个知识点,就能从此让某个学生爱上一门学问 。”张浩韫说 。
与此同时,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处、团委到学生中收集问题,凡是学生搞不懂或者感兴趣的问题,都可以提交到学生处 。待学生处总结归纳后,将各个问题分到各年级组予以解决,或是专门聘请外地专家为大家答疑解惑,这一民主的做法,深受学生欢迎 。
推荐阅读
- 跨越百年美丽读后感
- 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600字
- 管理百年读后感
- 跨越百年的美丽读后感
- 百年孤独读后感600字
- 《百年孤独》读后感
- 百年孤独读后感800字
- 读百年孤独后感
- 百年孤独读后感1500字
- 百年孤独英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