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纠纷|经验交流;美国精神科医患纠纷防范及处理策略( 二 )


重视医院管理中的一些环节
在医院管理和职工的岗位培训中注意一些细节,往往在防范医疗过失和医患纠纷中能够事半功倍 。这里简介几点,望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
1. 培育相互信赖的、良好互动的医患关系 。尤其要注意为医患之间提供保持长期随访的条件,不要轻易转诊患者或令医师停诊 。
2. 提供充分的信息,尤其要全面、详细地提供有关患者权益和投诉渠道的信息 。为此,美国的许多医院都会给新入院的患者发放诸如患者权利与义务手册、住院患者须知、新病人手册等资料,详细说明各项权利和义务、解答各种可能提出的问题等 。
3. 设立投诉调查与处理机构 。如马萨诸塞州精神卫生法就明确规定,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要设置人权官员负责受理和调查对住院患者的侵权行为 。这类人员可以是兼职,也可专职 。许多医院还准备有投诉表供患者填写 。患者也往往将这类人员看作自己可靠的同盟者 。这一设置可以有效防止许多不必要的法律诉讼 。
4. 提供人性化的医疗环境条件 。在住院环境、满足患者要求以及工作人员的言行举止等方面尽量以患者为中心、人性化考虑 。尤其在患者刚入院的一段时期,设身处地的考虑虽然看似琐碎的事情,其防范医患纠纷、暴力攻击与自杀、自伤等危险行为的作用却不可小觑 。
控制潜在风险
医患纠纷其实难以避免,但如果重视并采取恰当的措施,临床工作中的许多医疗风险应当是能够控制的 。在控制医疗风险的问题上,存在两种不同的策略:防卫性(defensive)医疗(又称保守性医疗)与保护性(protective)医疗(又称风险控制性医疗) 。
精神科防卫性医疗,按照Simon的定义,是指精神科医师并非为患者利益,而仅仅是为了避免医疗过失诉讼或者为在发生诉讼时能提供有利的法律辩护,所采取的行为或不肯采取的行为 。
【医患纠纷|经验交流;美国精神科医患纠纷防范及处理策略】与防卫性医疗策略相比,风险控制的防范策略近年来受到了更广泛的重视 。虽然表面上看,两者的做法有些相似,但后者的出发点是积极的:既积极提供人性化服务,又积极控制医疗中的潜在风险 。较重要的一些风险控制策略有:
1. 检查和治疗决定符合医疗标准(或专业标准) 。因为患者一方如果要起诉医师医疗过失,就需要举证医师的医疗决定是否偏离或违背了精神医学专业标准 。
2. 保留医疗记录 。无论对病人的治疗是否合理合法,医师都有责任保留医疗记录,而且医疗记录要能准确反映对患者的评估和治疗 。
3. 注意隐私保密 。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患者有危险倾向时,医师还得负有警告第三方的责任 。
4. 签署零伤害协议 。这是一种临床协议,也称自杀预防协议或安全协议,要求患者在有自伤、自杀企图或冲动时应立即告诉医师、护士 。这类协议没有法律效力,但有利于强化医患之间的治疗同盟关系,可能对少部分患者也可起到预防自杀行为的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