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心理师读后感|《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 三 )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
今年暑假 , 我利用闲暇时间 , 仔细研读了马朝宏老师所著的《师道:为师亦有道》这本书 , 通过细细的揣摩 , 有了以下的一些思考 , 愿与大家一同分享: 很多时候 , 我们的老师从中划出符合自己课程性质所需要使用的回答 , 用平淡而近乎赞赏的语气抹去了其他的答案 。我们几乎从来没有随着学生的思考车轮去探索生活 , 很少想到学生走向独自学习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其实更多的时候 , 我们缺少跟学生进行开放性、探究性问答的技巧与自信 , 因为思考的车轮没有方向 , 我们尚且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帮助他们如何探索生活而培养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 我们早已经习惯了火车导轨式的教育 。然而在马老师看来:生活常常开了这样天大的玩笑 , 成全了甲--诗人、乙--数学家、丙--商人、丁--行政人员、戊--生物学家……我们并没有及早地发现并培养他们 , 因为我们忽视了一个最最重要的东西--思考的车轮没有方向 。思考的车轮成全了我们的完美生活!然而很多教师依然乐此不疲地为学生铺设着教育之车的导轨!我也和马老师持有相同的观点 , 我们往往将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欠缺归咎于教育制度和专业培养模式 , 然而大多空闲的时候 , 我们思考的车轮依然伏在惯性的导轨上 。更多的时候 , 在想着今天学生该交给我什么书面作业 , 字迹是否工整认真 。我们几乎没有想到我们该教给学生什么 , 和学生一起做什么 。是带领他们到阅览室 , 还是去游泳池?篮球馆或许更好?我们很少揣摩学生的心思 , 他们今天是想学习高雅的舞蹈、悠扬的二胡 , 还是自由飞翔般的水上运动……我们早已习惯了那些生活在你周围被视作多才多艺的人 , 我们惊叹他们有着各种天赋 , 我们从来没有考虑他们思考的车轮是否也符合我们的惯性导轨 , 他们有没有错过每一个发展自己的机会 。所以在很多领域 , 他们都得心应手 , 工作起来也都信手拈来 。他们才是生活的强者 , 教育的目标! 我们应该放手让他们在每一个机会面前尝试与思考 。只有放手 , 你才会知道什么是他们所需要的;只有放手 , 你才会发现什么是他们的专长 。总之 , 为师亦有道 , 根本在于尊重生命 , 以生为本 , 打造道德课堂 , 让学生在道德课堂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
《师道为师亦有道》读后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