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感800字
道德经读后感800字(一)
“无为”就是合道之为 。通行本《道德经》第一章 , 老子就把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称作“无”(无 , 名天地之始) 。天地未分之前 , 世上什么也没有 , 只有“先天地生”的道在“周行而不殆”地运行 , 布生天地和万物 。可见“道”就是世界产生、发展、变化的本原 , 是天地万物的母体 , 也就是现在所称的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 , “无”是道的根本属性 。“无为”即是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采取的管理对策 , 是在对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有透彻理解后而采取的最简单而又最有效的管理手段 。“无为”是一种管理理念 , 更是一种境界 。
那么怎样才算是“无为”?怎样实施和推行“无为”?由于现阶段对世间万物及其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很有限 , 对这些问题也许还没有准确一致的答案 。但个人认为“无为”必有以下特点:
一、“无为”以平等为基础 。虽然用现代科学的眼光看 , 天下万物因进化程度或组成的不同 , 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和动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等的分别 , 但在老子看来 , 天下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 , 它们既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贵践之别 。在天地和圣人的眼里它们都是草狗(天地不仁 , 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 , 以百姓为刍狗) , 都是一样的、平等的 。从人类社会的角度看 , 天下万物有些是我们生活所必须的 , 有些是不直接需要的 , 有些从某种角度看是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 , 但它们都是道安排给我们的朋友 , 它们有各自存在的理由 , 作为天地万物一员的人 , 不能也不应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其它万物的生死 。比如细菌会使人类致病 , 许多人都讨厌它 , 但现代科学已证明如果地球上没有细菌 , 动植物的殘体将无法分解 , 绿色植物将因缺乏养分而死亡 , 人类将无法从食物中得到营养 , 最后地球上的生命将会全部消亡 。又比如 , 若地球上没有土壤等无机物 , 植物就没了食物来源无法继续生存 , 若没了植物 , 食草动物就没了食物 , 也不能存活 , 没了食草动物 , 食肉动物也无法继续存在 。由此可见地球上的万物是一个生命链条 , 每一个都是同等重要 , 不可替代的 。所以人们只能按道的要求与万物平等共处 。人和人之间也一样 , 虽然肤色不同、语言各异、所从事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有区别 , 但在道这个母体面前都是兄弟姐妹 , 都是这个世界的平等一员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