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感800字( 三 )
道布生了天地 , 衣养了万物 , 但道并不占有万物 , 也没有从中获得一点私利 , 因为他不谋私利 , 所以道成了世间万物的母体 , 它的功劳和功用才永远不会失去 。受此启发 , 创建和管理一家公司也不能仅仅为了本公司的利益而巧取豪夺 , 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必须要以有利于公司员工和合作伙伴的成长为前提 ,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百年老店;同理“圣人”治国也不是为了个人或为某个小团体获取私利 , 而只是为了保护万物的平等权利 , 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 是为了民众生活得更自由幸福 。只有以此为目的而采取的措施才是符合广大百姓利益的措施 , 才是合道的“无为”政策 。
三、“无为”以达至和谐为最终目标 。实行“无为”就是为了达到人和人、人和环境、各环境因素之间的全面和谐 。要实现这样的全面的和谐 。领导者除了前述加强个人修养外 , 在目前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还很有限的条件下 , 尤其要做好以下二点:一是善于倾听百姓的心声 。“圣人无常心 , 以百姓心为心” 。在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上 , 处于第一线的“百姓”对客观事物的接触最直接 , 认识也最清楚 , 他们总结出的经验往往也最接近客观规律 , 他们也最清楚自己是不是得到合道的对待 , 他们的心声往往也就是“道”的要求 , “以百姓心为心”就容易按客观规律办事 , 是实行“无为”的捷径 。二是要当好调和万物矛盾的“气” 。“万物负阴而抱阳 , 冲气以为和” , 这个世界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 , 不光人和人之间 , 人和物、物和物之间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阴阳) , 矛盾本是对立的、不可调和的 , 但因为(道向阴阳之间)冲填了“气”而实现了和谐 , 由此可见“气”是调和矛盾、实现和谐的关键 。
道德经读后感800字(二)
天地无名:天尊地卑 , 天虚地实 , 虚则至贱 , 实则至贵 。天得一以清 , 地得一以宁 , 此天之道 , 地之德 。故曰:天道清 , 地德宁 。天无以清而贵实将恐裂 , 地无以宁而贵上将恐发 , 侯王无以贞而贵高将恐蹶 。是故尊当以守卑 , 贵当以守贱 。天尊以虚故清 , 地实以卑故宁 , 侯王居高而自谓孤、寡、不毂 。
治国无执无为之妙可用射箭之道来阐述 。弓身(天子)制定执政方向要跟手(百姓)的需求相合一 。虽然是弓身(天子)制定方向 , 而实则手(百姓)在执弓 , 故弓身攘无臂 , 执无执 。
推荐阅读
- 三个傻瓜读后感
- 三角地读后感400字
- 容斋随笔读后感
- 撒哈拉沙漠读后感
-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
- 日月读后感
- 三国志读后感2000字
- 撒哈拉的沙漠读后感
- 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