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GET2021】风变科技刘克亮:自动化技术和教学融合一定会变成主流( 四 )


第二个话题是说显然我们需要努力 , 我们要增加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 , 要定义什么样才是优质教育资源 , 要去定义我们所提供的服务、产品以及内容最后综合转变成什么 。 我们思考的角度是 , 我们觉得其实教育行业很复杂 , 但有些问题是很确定的 , 比如今天在复杂信息传递问题上没有找到一个特别好的技术方案 。
我是2013年上的大学 , 2015年辍学创立了这家公司 , 2013-2015年里 , 就是这个行业发展最蓬勃的时候 , 慕课元年、在线教育的元年 , 大家对视频技术应用在教育领域里 , 接下来会对教育行业产生翻天覆地变化这件事深信不疑 , 有非常多的大佬、资本参与进来 。 等我从学校辍学时 , 这些声音都消失了 , 大家有点回避讨论这个问题了 。
我们看到这个问题 , 只知道好像用了视频技术之后 , 并没有让教育资源极大规模供给 。 我问了很多人 , 为什么看视频不能替代直接的授课?很多人给我的回答是“互动” 。 因为我们看视频 , 看着看着就困了 , 在线下上课环境里 , 如果老师在我面前 , 感觉老师会有些互动 , 这些互动好像能解决一些问题 , 我们花了很多年的时间 , 在思考为什么互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
到今天为止 , 得出的结论是 , 人脑在接受信息时 , 比如刷抖音或看电影 , 用视频流的方式采集这些信息 , 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大 , 因为大脑是执行这一个工作 , 就是“编译这段信息” , 就是听懂你在说什么就可以了 。
但在教学时 , 同样是一个信息源向信息接收者传递信息 , 但接收者的大脑同时在执行两个任务:听懂他到底在说啥 , 理解他到底在说啥 。
前面这个任务有点像翻译的任务 , 后面这个任务是思考 。 就是因为一旦思考的环节加上 , 就导致习以为常地认为用视频替代娱乐一定可以 , 但用视频替代教学 , 可能要想一下 , 原因在于视频其实不太适合承载思考 , 每个个体对它理解的时长差异不大 , 但对思考的时长差异有可能或快或慢 。
如果老师在一个学生还没有对这个问题思考结束之前 , 就表达了新的信息 , 可能会带来一些非常麻烦的问题 。 学生会无聊、会走神 , 这种走神是大脑识别到了 , 发现我原来没有办法编译这个难度 , 我这个脑袋瓜不配听你讲这个知识 , 所以我就不听了 , 就发发呆 , 刷刷手机就完事了 。
另一种情况是 , 老师讲的内容比学生反应更慢一些 , 学生已经听懂讲什么了 , 但老师等了很久 , 你还没有给他反馈 , 这时候学生也会降低大脑的功耗 , 说这个人讲的内容很简单 , 不需要耗费这么多的认知资源 。
无论老师讲的过难、过快 , 还是过简单、过慢 , 都会导致大脑进入低功耗 , 这就是视频流这种固定信息的形式不适合做复杂信息传递的原因 。 但如果有互动 , 在线下的环节是老师会结合学生的反应 , 比如那个同学给我眨了眨眼 , 我继续往后讲 , 会根据学生的状态实时调整我的内容 , 有互动 , 共同生成内容 , 会让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

推荐阅读